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水师雄风 (第2/2页)
不久之后,由于各地剿匪不利,刘焉又鼓动汉灵帝改制州牧,以宗师牧守各方,可以更好的集中力量剿灭匪患。朝廷思虑了一番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其中以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刘表作为荆州牧。州牧权利之大完全就是一个土皇帝。 而扬州之州牧叫做陈温,此人性情如何倒也并不清楚,不过能做到州牧的人肯定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赵越的太湖水师自然是也算是归他统领,只不过如今自己与他职位相差太大,就如同高官与一个村长,人家根本就不会鸟你,否则的话他也不吝前去交好一番。 当务之急还是继续剿匪,升点官职,好提升一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否则想拜访一下名人,又或者招降一些武将都难啊。 不过赵越的名头很快就又响彻了吴郡,水师连番十次出征,连战连胜,太湖中直接就少了十股水贼。而这些水贼可不都是那些小鱼小虾,都在千人以上规模的中等水贼,最大的一股足有四千之众。已经足以排进太湖水贼的前十了,毕竟过万的不过五个,过千的也只有一二十个,如今几乎被水师剿灭了一半。 水师表现出来的强劲的实力,使得剩下的水贼不由得人心惶惶起来,纷纷开始相互联络,如今的形势就是要么联合,要么直接合并了。太湖之中水贼的势力迅速的变少,形势更加的明朗。 赵越对于水贼的互相兼并并没有半分担忧,原本就是乌合之众,如今混在一起,就更加的混乱了,只要不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整合,聚集的再多也是枉然。 不过自己也需要整顿,如今水师从一千之数扩展到了一千五百,这些新兵都需要训练,而收缴的船只改造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赵越对于船只的要求颇高,新打造耗时太长,也唯有改造了,而符合他的要求能够改造的船只可不多。蒙冲战舰之类的毫无疑问这些渔船无论怎么改造都不会符合的,唯有重新打造。而楼船的要求略低,倒是有一些符合最低要求,勉强能用。至于那些小船就比较容易了。 如今时间紧迫,群雄割据的局面即将形成,想要在群雄之间占的一席之地,唯有尽快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太湖是赵越走出的第二步,必须尽快将太湖平定了。所以造船是来不及了,船坞的工匠们全部都投入到船只改造中去了。同时赵越又从各地召集了一批工匠。在他手下的工匠待遇比其他地方好得多,而水贼中也有一部分修船工,原本不足五百人的工匠队伍短短一年余的时间内已经扩充到了千人。资金的消耗迅速,虽然有了些缴获的物资,不过相对于赵越的花钱速度依旧是杯水车薪。 一方面赵越上报朝廷请功,另一方面则不断的从钟山之上调取物资。如今吴郡的私盐已经被他控制,而他出产的精盐更是迅速的占领市场。吃过精盐的人再也不会去尝试那些粗盐。沿海的私盐贩子日子就不好过了。不过又能如何,无论哪个私盐贩子的规模都没有赵越的大,根本就无力反抗,最后要么改行,要么被顾焜收编了。使得赵家的私盐直接接管了整个扬州沿海,暗中成立了一个大型盐帮。 …… “大人,太湖捷报,又拿下一个水贼,首级已经送到郡城了” 盛宪看着手里的捷报不由得眉头大皱,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封了,原本手下的捷报自己应该开心才对,尤其是太湖的水患,对吴郡的影响还是极大的,不过看到那赵越龙飞凤舞的署名,仿佛是向他示威一般,他实在是开心不起来。 这赵越居然会去买官,自己算是始料未及,更让他头疼的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水师在他手里居然变得如此勇猛。此人万不可留,否则后患无穷。只不过如今对方也是朝廷命官,无故击杀恐惹非议。更让他头疼的是,对方戒备心慎重,无论自己如何传唤,就是不进吴郡。让他没有下手的机会,至于去水师衙门兴师问罪,他还没这个胆子,谁知道这个疯子待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看来还是尽快想法把他调走,这样祸害别人总比祸害自己来的强”盛宪喃喃的道,同时将捷报上报,并暗中隐晦的帮赵越表达了想要外调的心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