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冀州之争(三) (第1/2页)
麯义刚打定主意打算北投公孙瓒,城外就传来张山的招降声“麯义,念在你尚未铸成大错,为了城内百姓与将士,赶紧投降,州牧大人有大量,可以留你一命,其余从者既往不咎,否则一旦破城,玉石俱焚” 麯义不由得一愣,随后哈哈大笑道“张山小儿,你不要信口雌黄了,我与韩馥视同水火,他不可能会放过我的!” “麯大人此言差矣,当初乃是你背叛大人,而不是大人负你,大人的胸襟岂是你能够想象的,我可以作保,你定会安然无恙!”张山斩钉截铁的道。 麯义原本就是聪慧之人,此时哪里还没听出张山的意思,当下道“既然大人作保,我愿意投降,并上书州牧大人请罪”。 麯义倒也干脆,如今再突围可谓是九死一生,至于到了幽州公孙瓒会如何对待自己也尚且难说,看张山的意思是爱惜自己的才华了,还不如直接降了张山算了,而且张山此人的行事作风颇合自己口味,跟着他混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张太守,这麯义万不可留,我必须带回邺城交由州牧大人处置。”沮授见张山居然想要招降麯义,立马直接找来道。 “沮大人稍安勿躁,既然大人有此要求,我定当照办,来人,去将麯义带来。”张山虽然有些不愿,不过依旧没有反抗沮授的意思。 沮授没想到他这么好说话,当下有些诧异,不过如此最好,否则刚灭了麯义这头狼,又养起了张山这只虎,大人今后的日子恐怕依旧是不会好过啊。 “大人,大事不好,那麯义自知无法幸免,跃身城下,死了。”一个侍卫回报道。 “什么?”张山与沮授两人都是大吃一惊,当下连忙来到城下一看,那身材服饰确实就是麯义,只不过如今摔得面目全非,哪里还辨认的出。 不过即使如此,沮授也依旧坚持将他的尸首带回邺城,至于其他人就交由张山处理了。如今北方的公孙瓒依旧是虎视眈眈,只不过少了麯义与袁绍的危险之后,韩馥的冀州牧自然坐的就更加安稳了。 张山迅速崛起,在冀州北部可谓是声名鹊起,如今更在麯义与袁绍之上,使得韩馥不由大为的担忧他尾大不掉,好在麯义总算是除去了,少了一个祸害。要不是怕公孙瓒南下他无法阻挡,也应该直接撤了张山的职,这州牧的权利已经被强化了许多,足以自行决定州内大部分事情。只不过如今还需依靠张山为北面的屏障,倒也不敢亏待与他,反而大为褒奖。 张山当下乘机迅速的清理了一番中山郡的兵马,对于中山郡的政事,张山不管不问,完全由中山郡太守处理,只不过他作为全权统管两郡兵马事宜的人当下将中山郡大半的县尉换成了自己人,除了两个确实是拥护韩馥的世家中人的县尉他找不到理由撤掉之外,其余县尉都已经被他换了一遍,而中山郡的都尉更是直接被替换成了张辽。通过张辽,将中山郡的军马纳入掌握之中。 河间郡的人马依旧牢牢的掌控在张山的手里,如今随着张山的名气增大,投奔和依附他而来的名人与士族也逐渐的在增加之中,可惜的是并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不过好在随着量的增多,也逐渐缓解了他中层干部短缺的这个弱点。 张山如今逐渐的站稳脚跟,当下将赵越的那一套全都开始搬了过来,招揽大量能工巧匠,开发各种工具,招揽不得意的各种学子,设立私塾与军事学院。 而这些设施他放置在乐成县边上的一座易守难攻的山峰之上,这座山峰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包,顶上有一片方圆十里的平坦之地,张山在四周专门为此建立了防御工事,派遣精锐守卫。随着私塾,奇巧宫等等的不断的扩建,这小山峰被改名为书城。同时张山在简单工事的基础上逐渐将他修建成为一座城池。而且这座城池也作为奇巧宫的工匠练手之地,能够设计出一段防御力强悍的城池的可为上工。 张山当然不会大兴土木,而是缓缓的建设之中,这城池恐怕没有个十余年时间休想建成。而在河间郡内,简单的工事也足以防备不轨者的图谋,更何况大量的暗探与陷阱。当然最最主要的就是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秘密,不似于赵越那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