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山越 (第1/2页)
其实他挑不挑拨,山越之人与赵越都是势不两立的,赵越一面扩军的同时,一面以山越为练兵对象,如今吴郡之地早就没有山越的势力。原本吴郡最大的山越之人就是严白虎,早就被赵越击溃,大量的土地被开荒,山越之人如今变成了农民,反抗的都成了奴隶。对于这些原始居民,赵越的方针就是两个,服就给你地种,好好纳税,大家都好,而且赋税极低,足够你过得比平时更好。不服就打,打倒了可就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了,一律为奴隶,赎完罪后才能变成农民。开荒开矿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有着奴隶又不用给工钱自然是大好事。军队需要军功,剿灭叛贼乱民自然也是有军功的。所以除了这次忽然发兵抢夺了两郡之地之外,众人的军功基本都是剿灭山越得来的。所以才在几年的时间内使得吴郡附近无贼可剿。 如今这批人到了丹阳与鄱阳两郡,轰轰烈烈的剿灭山越活动又开展了起来,这两郡朝廷的力量更加的薄弱,山越之民与山贼更多,盘根错节,比起吴郡来更加的复杂。在吴郡赵越大力拉拢士族,而且吴郡的士族力量也庞大,有着士族的支持,对付势力并不强大的山越并不困难,除了这些山越之人不断的游击给自己造成一些麻烦之外,其余的可谓是秋风扫落叶一般,根本没有山越之众能够抵挡朝廷的大军。加上赵越的屯田,开荒等政策,实际上山越之人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抗拒之心更加薄弱,除了少部分完谷不化之辈,拼死抵抗之人并不多。而赵越也没精力感化所有人,对于完谷不化之人,不好意思,下辈子有时间再教导吧。当然明面之上他没有大开杀戒,而是让他们悄无声息的消失,虽然大家都知道一定就是他干的,不过不捅破这层窗户纸,赵越赵大人依旧是一个亲民的形象。这对于以后招降其他山越之人还是有些帮助的,赵越并不介意让人觉得自己两面三刀,有用就好。 而丹阳鄱阳两地情况大有不同,尤其是丹阳,一直以来都以名风彪悍著称,当年李凌带领五千丹阳精兵麓战八万匈奴大军更是让丹阳精兵名震天下。似乎后来孙策平定江东也是依靠了丹阳精兵。所以赵越对于丹阳郡山越之人的处理更加的重视。剿抚并用的手段已经在吴郡被证实十分有用,在这两郡他自然不会舍弃不用,不但如此,他还专门在丹阳以重金招兵,无论是免税的时限还是家里的安抚费用,丹阳兵都比其他地方多出一层,本来他的招兵政策就已经极具吸引力,如此一来丹阳郡的壮丁更是踊跃参军,这些精壮被他掌控之后,丹阳郡也就更加的稳妥了。同时军队就在当地训练,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山越中人,另一方面方便震慑宵小。这些丹阳兵个体实力普遍比较强悍一些,但是组织纪律性不高,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训练,而训练完毕的丹阳精兵优先会被赵越派往鄱阳,清缴那里的山越。山越与山越之间实际上并无多大关系,大多各自占据少量地盘,然后自耕自种,顺便劫掠一下过往的行人与商家。那些聚众造反的实际上只是极少数,大多只是想要糊口而已,而这类人就是赵越积极争取的对象。除了招兵与清缴之外,赵越还派遣一些归顺的山越之人以身说法,大力宣扬他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通过数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山越的势力迅速的被削弱着。当然,江南多山,想要在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中清缴山越之人,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之事,也唯有徐徐图之了。 除了山越之外,其他各县由于兵力被调走近半,也在如火如荼的重新征兵训练。尤其是程普手下的灭祖军,如今赵越的地盘一下子扩张了两倍,已经超越了当初孙坚的势力,距离黄祖可算是越来越近了,灭祖军训练的也更加积极刻苦起来,免得到时候攻打黄祖的机会来时,他们不给力。 虽然打下两郡事情忽然变的极多,忙乱之极,不过这些似乎与赵越的关系不大。他一方面在两郡之中选取了两个在当地有名望又倾向自己的士族中人为太守。表现出自己并非与士族敌对,而是一副合作的态度,只要士族听话,万事都好商量。这样的表态极大的缓和了与两地士族的关系,毕竟如今自家学院里虽然也培养出来一些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