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中原混战 (第1/2页)
袁绍逃回青州之后刚要组织人手回援渤海,忽然听闻高览投降,家小尽落入张山之手,不由得气的差点吐血而亡。 随后不久又听闻幽州动荡,刘虞与张山反目,当下再起青州兵攻打渤海,如今的渤海太守乃是张辽,赵云也已经调任清河太守,两员大将各统领有一万大军以防范袁绍。 袁绍的青州兵刚损失了四万之多,又不能带空青州人马,毕竟如今兖州与徐州的情况也十分的复杂。吕布大败之后,投靠了徐州的刘备,如今徐州有着曹cao,刘备和吕布,以及袁术三方得博弈。 原本刘备快要完蛋了,有了吕布这个生力军的加入,倒是抵挡住了曹cao的猛攻。只不过依旧难敌曹cao与袁术,如今被挤压在一郡之地,而袁术与曹cao的势力开始接壤,摩擦不断,很快徐州战场成了曹cao与袁术的争夺之地,而刘备反而只能干瞪眼了。 袁绍少了后顾之忧,当下调集了几乎八成的兵马,再次攻打渤海,这次的攻势十分的强劲,先锋迅速的攻入渤海,毕竟原本他就在此地经营了多年,不少县城纷纷再次依附袁绍,当然也有一些被张山打怕了,不肯再依附袁绍的,只不过在袁绍大军之下,小的县城根本难以抵抗,纷纷沦陷。直到袁绍的先锋大军被张辽击溃。 张辽可不是一个光挨打不还手的主,而张合的河间郡人马也涌入了渤海。虽然如今幽州动荡,不过依旧在张山的掌控之中。幽州人马暂时不方便南下,但原本冀州的人马也不是吃素的。张辽,张合,赵云可都是强兵悍将。 三人互为犄角,顿时将袁绍大军堵截在南皮城外,难得寸进,双方开始僵持不下。如今袁绍的文丑,颜良,高览都被张山拿下之后,武将已经有些相形见拙了。 而北方更是传来张山快速平乱的消息,如今除了辽西郡以东,基本上都已经被张山完全平定了。 袁绍不由得大惊,一旦幽州人马南下,自己危矣。袁绍犹豫不决间,一封密信帮他做出来决定。 看到密信之后,袁绍暗叹一声,随后迅速的返回青州去了。饱受战争之苦的冀幽州两州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密信自然是张山送的,如今他的地盘扩展的太快,根基尚不平稳,虽然有信心击溃袁绍,也没打算再次扩展,除非有免费的午餐。 当下以袁绍的三个儿子作为条件,与袁绍约定了三年之期,一年还一个儿子,作为诚意,如今袁绍的一家除了二儿子与三儿子之外的所有人都已经在回家的路上。而其他家将的亲属,张山却是没提半分。袁绍也不敢逼迫,毕竟如今可不是他大占上风,又有什么资格提条件呢,这使得那些家属在幽州的下属,颇有些不满。不过主公比家眷重要,也仅仅只是内心不满罢了。 如今两州最大的势力就是张山了,对于幽州辽西郡以东的偏远地带,他没有精力,暂时也没有兴趣去管,当下以刘虞的名义,分封当地有名望的人作为太守,让他们自治。名义上依旧是归自己统治,等以后自己腾出手来,再来处理那些地方之事。 同时大力拉拢韩馥与张燕,暂时整顿与发展内政,短时间内并不打算外侵,如此一来,北方一时间得到了难得的和平,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迅速蓬勃的发展着。 张山虽然之前没有展现过施政才华,不过如今上手之后才让人惊讶的发现他居然还是一个政务好手,一切处理的井井有条。当然这些还得归功于手下的那些文臣,如今他手下的文臣甚至已经超越了赵越,包括郭嘉,戏志才等等。 张山可不是一个事事躬亲的人,反而很喜欢做甩手掌柜,北方的安定与强大也迅速的吸引了一批人才,如今就算是说张山是最大的诸侯都不为过,加上局势逐渐安定,中原一代饱受战乱之苦的人纷纷北上。毕竟避祸的地方也就是北上与南下而已,哪个方便选哪个。中原之地,诸侯林立,打的更是混乱无比。 而张山与赵越两人一南一北,招揽着贤士,当然赵越的名头还无法与张山媲美。一来张山占据两州之地,而赵越只有一州。二来张山乃是水镜先生高徒,出身南阳张氏,那是典型得士族之人,只不过这个士族在大家族中排不上号而已。而赵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