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去他娘的无才便是德  (第1/1页)
    姜令安心中美滋滋得想着。    珩哥儿三岁启蒙,五岁读完《论语》《诗经》,八岁通读“十三经”,十二岁可参加科考,一路往上,依照他的资质,必定是畅通无阻。    在读书之余,还可学琴棋书画。    作为文人,怎么能够不附庸风雅呢?    听到姜令安对叶珩往后规划的描述,姜芷只能说:好家伙,姜令安不愧是永安镇出了名的教书先生,鸡娃的本事他敢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姜芷觉得娃不是这样培养的,当即抱着孩子往外走,眼神都没给姜令安留一个,急得姜令安直跺脚。    “阿爹,珩哥儿年纪小,你晚几年再cao心此事吧。”姜芷说完,抱着叶珩坐上牛车。    “哼哼。”叶珩不高兴得扭着头,朝姜令安吐了个舌头。    “娘亲,我不喜欢外祖父拉着我学字,就好像庙里的老和尚念经。”叶珩小娃嘟着嘴。    姜芷满头黑线瞧着叶珩,揉了揉他的头发道:“咱们家珩哥儿还小呢,阿娘会给你一个快乐的童年。”    叶小妹忍不住往姜芷身边凑,疑惑得问道:“嫂嫂,珩哥儿读书不好吗?”    “读书当然好,但珩哥儿年纪太小,还不适合读四书五经,等下次咱们去县里的书铺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珩哥儿读的本子。”    “原来是这样。”叶小妹点点头。    “娘亲,珩哥儿想学认字的。”叶珩奶声奶气得说道。    “是吗?那娘亲教你好不好?”姜芷柔声问道。    “好呀好呀。”叶珩举双手赞成。    牛车慢慢悠悠走在小镇土路上,姜芷忽然对叶小妹道:“小妹想读书吗?”    “读书?”    正当叶小妹惊诧时,牛车夫忽然哈哈大笑。    “自古以来,女子无才是德,这位娘子让家中女儿读书,难道不是限其于不德之中吗?”    姜芷蹙眉,这又是什么狗屁言论?    “敢问老丈,你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何人所言?”姜芷问。    “呃,这老朽便不知了。”牛车夫没想到姜芷会反问他此言出处,顿感不妙。    “既然不知出处,便视为道听途说毫无根据之言;自古以来既无圣人也无文豪强言此说,这一定是哪个不知名的小人传出来哗众取宠的话,老伯莫要相信,说这样话的人一定没有母亲,是个不知道从哪里生出来的怪胎。”姜芷不可谓阴阳怪气。    去他娘的“无才便是德”。    就因为这样的陋习,一直陋到她那个时代,她在科研那条路上遭了不知道多少白眼,受了不知道多少冷遇。    现在身在古代,近距离接触这些糟粕,她更生气了。    牛车夫不再说话,他觉得自己开口一定说服不了这位娘子。    原主算出身于底层知识分子家庭,而姜令安对她的教育仅限于《女戒》《女德》,所持不过“妇容”“妇功”,借着这些条条款款,原主才认得几个字,不然姜芷来到这个世界就真的是个文盲了。    “没想到这小小的永安镇竟存在如此有见地的妇人,还以为只是个穷酸乡里偏僻之地呢。”男子捏着扇子坐在屋檐下的木桌旁,桌上摆着两碗粗茶,他对面是另一名男子。    刚刚牛车路过茶摊,姜芷的那番话恰好被他们听见。    那男子见牛车上的妇人衣着朴素,头发也只用简单的木簪盘起,脸上未施粉黛,说话时严肃得不像话,那周身的气势他只在父亲身上见到过。    直觉告诉他,这妇人不简单。    牛车渐行渐远,叶小妹心里想着姜芷方才的话,慢慢依靠在她肩膀上。    上辈子她出走前大字不识,后来跟多了达官显贵,总是要靠着某些手段吸引住他们,让他们教她识字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都是些寻常的字,她认得,也懂意思。但论作诗词歌赋,她却一窍不通。    今天嫂嫂问她想不想读书,她当然一千个一万个愿意。    只是这世道,哪里容得下女子上学堂呢?    牛车一路翻山越岭,终于到了到了村子。    姜令安已经付过钱了,姜芷也就没再给。    牛车夫原本就是打算要在叶家湾来串门子的,因此他把牛车停在叶家门口,自己揣着酒葫芦跑了。    姜芷看着这头牛,心里的小人儿在流口水。    什么时候出现一头摔死的牛就好了。    两人将米面都搬进屋,之后也没闲下来。叶珩自己一个人在屋檐下玩耍,叶小妹去做饭,姜芷则拿着锄头平院子。    之前办叶大郎那档子事儿,院子被人踩烂了,后头又下雨,看起来十分狰狞。    对于姜芷而言,这里就是她这辈子的家,叶家湾就是她开局的新手村,不管怎样,自己住的地方虽然破败,但要干净整洁才好。    这座茅草房,遇到小雨还好,要是大暴雨,准漏。    姜芷整好院子,饭也烧好了。    三人围坐在桌旁,叶珩软软的小手努力夹菜。    中午吃咸菜稀饭配炊饼,炊饼里面有一层薄薄的糖馅儿,在烤炉里拿出来,一口咬下去,香酥味美。    午饭后,姜芷将叶大郎的遗物整理出来。衣物大部分都烧了,只留了两套压箱底,剩下的就是书本和文房四宝。    书是一种昂贵的可复制资源,叶大郎没钱买书坊印刷的正版书籍,他留下的一箱子书都是手抄本。    其中包括《论语》《孟子》注疏本等科考所需经书。    当然也有儿童启蒙读物,这是叶大郎为叶珩准备的。    包括《千字文》《百家姓》等。    姜芷虽不赞同姜令安过早鸡娃,但她可以给娃启蒙,让娃快乐学习。    如果现在就把娃交给姜令安,恐怕她将来都不会拥有一个乖巧伶俐的儿子了,而是书呆子。    “小妹,之前嫂嫂问你想读书吗?只要你想,嫂嫂说到做到。”姜芷看向叶小妹。    哪怕叶小妹是重生的,她识字,姜芷也要给叶小妹铺上这条文化路,不然无从解释。    在叶小妹的认知里,原主是识字懂礼的,所以姜芷不需要说明她为什么识字。    “想,做梦都想,我从小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读书的都是男儿,为什么女儿不能读书?现在我想明白了,所有人都在阻止我们,所以我想读书,我想去看看那些男人们向往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叶小妹坚定地说道。    “好,从今日起我每日教你十个字,你学会了可以想办法交给珩哥儿。”    叶珩小娃举手手:“娘亲,我习字字!外公公坏,我跟娘亲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