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8章 你跳,我也跳! (第1/3页)
“算了吧!” 身边名叫托米的三等舱室友嘲讽地劝慰道:“别癞蛤蟆想吃天鹅rou了。” 但是高爽听见了,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现在对高爽来说时间仿佛停滞了、凝固了! 一切都是静止的! 此刻夕阳下的何晓玲让他不自觉的想起几年前那个放学的傍晚,走进自家四合院的一瞬间,自己的心就被顷刻间击穿,沉醉在了这带有浅澹哀痛的美中! 她眉宇间那nongnong的、化不开的忧伤,恰到好处地点缀了形象的整体效果。 使人产生一种“我见犹怜”的意境! 更是让男人发自内心的升腾起一股子保护的欲望。 有人说艺术家是最没有情趣的,因为他们将一切都艺术化了,任何形象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创作的摹本。 也有人说艺术家最富于感情,因为他们很容易为一切美的东西所感动所倾倒,创作的本身就是身心与灵魂的统一。 高爽不知道他是属于哪一种。 但是他知道,在刚才跟何晓玲的短暂交谈中,重新激活了掩埋在心底的萌动。 原本觉得习以为常的感受,沉淀在时间长河里的记忆都被调动了起来。 他此刻的状态虽然是在表演,却已经超出了表演的范畴,看似无情的将自己的记忆转化为艺术的符号,却在内心饱含着那份汹涌的情感。 这或许就是所谓身心与灵魂的统一,是玛丽口中所谓的那份“感觉”! 这一次那如同魔咒的“卡”没有响起。 两台摄像机忠实的记录着上下两人的平静反应。 只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平静下掩藏着一股狂涛巨浪! 如果不是卢建辉来到何晓玲的身边,高爽估计自己此刻已经走了过去了。 远远望去,何晓玲显然对卢建辉饰演的霍宁到来并不高兴。 两人有过一番口角,最后何晓玲挣脱卡尔的手拂袖而去,卡尔稍稍犹豫后也尾随而去。 这段戏在百老汇的时候他们就排练过,自然用不着高爽提点什么。 何姨的身影消失的时候,他眼中的失落一闪而逝,随后一股子心气儿却提了起来。 如果说《大话》对于他来讲是一部真正的爱情悲剧的话,那《泰坦尼克号》无异于是对爱恋的回顾。 同样是步步升温,同样是突破禁忌! 唯一不同的可能只有最后的结局,不过用我心永恒作为这段爱情的注脚也未尝不可! 对于再走一次“长征”路,高爽意气风发,甚至充满了期待。 五光十色的晚霞把半个天空都组成了光的锦缎,血红色的夕阳在散乱无章的云朵霞片中徐涂下沉。 它把蔷薇的斜辉闪烁不定地蒙在海面上。 落下最后一点儿余晖在海面撒下万颗珍珠后消失在大海的深处…… …… 夜戏只有甲板上的内容,用到的演员也没几个。 比较忙碌的除了高爽跟何晓玲两个演员之外,还有特技组和灯光组的一群人。 晚上拍摄的内容是露丝跳海,杰克英雄救美。 因为是在大海上实拍,这段戏份真的需要何晓玲爬到船尾栏杆外边去。 所以对演员的保护措施必须到位! 新泰坦尼克号的速度已经降到了一节,大约相当于每小时两公里。 这个航行速度能在船尾的海面掀起足够的浪花,却又不耽误作业平台的跟随。 作业平台在泰坦尼克船尾的下方探出了两个吊机臂,吊机臂之间挂着防摔网。 有特技组的人专门丢了碰撞人偶测试过,即便是跌落也不会有任何危险。 不过这个掉网安放的特别靠近船尾的斜面,从上方俯看只有完全探出身子才能一睹真容。 如果用摄像机调整机位甚至可以完全避过兜网。 正式开拍,登船的游客群演差不多有二十人左右。 镜头一开始是何晓玲红色高跟鞋快走的特写。 拉远之后可以看到,何晓玲此时的装扮完全没有考虑海风的寒冷。 一身低胸的红色丝绸面料的长裙,长裙外层还有同样的黑色纱裙。 她拽着裙角,在右舷的通道一路狂奔,沿途的几个明显是头等舱的旅客被她不顾形象的蛮横吓了一跳。 甚至有个贵妇打扮的女人在险之又险的躲开了何晓玲的冲撞后手捧胸口,似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何晓玲穿过了半条船的距离,最终站到了船尾的栏杆旁。 向下望去,她眼前是被螺旋桨掀起白沫的海水,远处则是蓝色的、深邃幽暗的汪洋。 情境带动着何晓玲敏感的内心泛起波澜。 曾经来自前男友的背叛,狰狞的面孔,暴躁的吼叫,以及拳脚相加的痛与伤。 带给她的是颤抖的战栗! 来自公司领导的职场霸凌,酒局上的算计,甚至夜色中追到家里的凶狠yin邪。 带给她的是小心翼翼的委屈求全。 面对失业后彷徨失败的人生时,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与无助! 这一段段经历就如同此刻黑暗中的海水一样,仿佛能吞噬她的灵魂。 无助的感觉逐渐爬上心头! 在奔跑的过程中她已经完全构筑起了足以支撑这场表演的全部内心建设。 这种完全的精神带入,以及超快的带入速度在华夏的演员中绝对是最顶尖的! 看着监视器里那无助的眼神,就连亲眼见证了何晓玲成长以及蜕变的莫洁都忍不住捂住了张大的嘴。 “高是个天才的导演,天才的音乐家!但是不可否认,在表演方面,何远比他有天赋!” 玛丽似是看出了莫洁的惊讶,不无得意的说了一声。 卢建辉却有些不忍的问道:“她带入这么强烈的真实感情不会出问题吗?” “不!” 玛丽语气非常肯定的道:“她拥有一个坚定的锚!这个锚足以让她在悲喜之间保持心灵上的稳定!” “锚?” 卢建辉和莫洁,不解其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