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 事发  (第1/1页)
    陈明晓一觉睡得深沉,直到天光放亮,门外走街串巷的吆喝声才将他唤醒。    “卖油条的!等一会儿!”    一翻身从床上坐起来,随意披了件外衣后抄了大茶缸子推门而出。    “来两根油条,再来份豆浆。”    大饼油条是黎县百姓最实惠和廉价的早餐,在县城里一般都有固定的早点摊,到了县城郊区和村子,就多是在早集或走街串巷叫卖。    “豆浆要哪种的?淡豆浆3分,咸豆浆4分,甜豆浆5分。”    “打份淡的就行,那个咸的芝麻大饼给我也来一个。”    “得嘞,两根油条8分,豆浆3分,大饼3分,一共一毛四!”    从兜里掏了钱,接过热气腾腾的早餐,陈明晓屁股拱门回了屋子。    穿越到80年代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于一毛四就能买到这么丰盛的一顿早餐,他已经愈发地习惯起来。    但他并不习惯咸豆浆与甜豆浆。    一个不好喝,一个兑了糖精,不仅喝了伤身体,而且味道也奇怪得紧,反倒是价钱最便宜的淡豆浆适合他的胃口。    “嗯......今天先去把老氮肥厂职工的事情解决掉,然后再买些糕点和猪rou去拜访郑桥大哥。忙活完了就得赶紧回废品收购站,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可容易没生意做的.....”    含糊不清地犹自嘟囔着,买的早点也全都下了肚子。    抄起脸盆从缸里舀了一瓢水洗了把脸,简单地用手指头捯扯了几下头发,精神抖擞地蹬上老旧自行车,便奔着南郊的老氮肥厂骑去。    通往南郊的路况很差,沙土路上坑坑洼洼的,让老旧自行车微瓢的车圈行进时颇为吃力。    好不容易颠簸着来到老氮肥厂时,陈明晓却被远处的场景吓了一跳!    在氮肥厂的正门处正拉着长长白色的横幅,离得较远也看不清上面写的是什么,不少人聚在门口正和一群带着大檐帽,身着军绿色制服的派出所同志对峙着,吵吵嚷嚷声音激愤!    陈明晓挠了挠头不知所以然。    但他见着那惨白色的横幅,心里却隐隐约约生出不妙的预感。    “该不会是厂里出人命了吧!”    他原本在前世就是一个理工男,学业主修与选修涉及方方面面。    比如说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地质学、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等等约有十几个科目。    氮肥厂属于化肥厂的一种,如果在cao作过程中不慎引起化学中毒,比如说一氧化碳导中毒就能够致人窒息甚至死亡。    现在氮肥厂门口闹腾的这么厉害,搞不好真是出了人命!    他刚刚从刘参军手上接过氮肥厂,还没来得及停工停产就闹出事故来,他这个名义上的厂长恐怕也得担责任,就算他还没走马上任!    陈明晓不断地在心中祈祷着最好别出人命,不然今天的就事儿大了!    一边心里祈祷着,一边推着自行车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派出所的同志们正极力地用和善言语规劝着厂里职工,但根本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大家伙儿都先冷静一下,我们派出所的同志们正在调查情况,已经前往刘参军家去里找了。现在还没有弄清楚情况,大家先不要闹事。”    职工们一片群情激愤,表达着心中的不满。    “不用调查情况!厂长不回来,副厂长昨晚也跑了,摆明了就是携款潜逃!”    “我们也不是有心想要闹事,只要把刘参军给找回来给我们的工资钱结了,要不然我们就一直在这里等!”    “我们是厂子的职工,绝食饿死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没错!拿不到钱我们就都饿死在这里!”    “......”    推着自行车凑到近前的陈明晓并没有引起厂里职工的注意,除了氮肥厂的会计以外,其他的职工也不认识他的面孔。    通过他们与派出所同志的对话,还有场子上横幅的标语,陈明晓也终于听明白了来龙去脉。    在满脸庆幸过后,火气蹭蹭地就窜了上来!    妈的!    刘参军还欠着工人一屁股债呢!    放眼看过去这足足有一百多口子人,除了要紧的岗位以外,在场绝大多数人都欠了近半年的工资,要是算下来.......    怎么着也得小两万块钱!    他这哪是接了一个厂子啊,简直就是接了一个烧红的碳盆!    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表明了自己是氮肥厂新老板,非得让这些愤怒的职工们把他给围了,并将他身上钱扒得一干二净不可!    正当陈明晓倒着脚步,打算先行撤退再做盘算之时,一个惊喜的声音在他身后传来。    “陈明晓?哈!还真是你啊!”    陈明晓被这声音惊得心中一哆嗦,他现在最怕这些职工知道新厂长就在他们身边,连忙顺着声音回头望去。    “咦?郑老哥?”    推着自行车来了一行四人,除了郑桥和小李相熟以外,陈明晓对其他两个穿着中山装,一副干部模样打扮的人眼生的紧。    郑桥喊出了“陈明晓”这三个字后,年逾半百的干部轻咦了一声望向陈明晓,随后低着声和郑行长交谈道。    “莫非他就是你说的归国华侨?看起来很年轻的一个小同志嘛。”    郑桥轻笑且不失恭敬地回道。    “吴县长,你也没想到他这么年轻吧?别看他年纪二十出头,可是精通韬光养晦之道,那一笔巨款打入咱们县农村信用社里,事情已经过了大半年了,却始终不肯漏了他华侨的身份。”    吴县长赞许地点了点头。    “了不起!其行其品,当真是应了李白《侠客行》中的诗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小薛啊,先把陈明晓先生请过来说两句话,别寒了人家的心。”    “......”    接下来陈明晓被县长大秘客客气气地请了过去,心里一个劲儿地打着突突。    通过大半年的时间慢慢才融入这个年代的生活,陈明晓已经知道了郑行长是副科级,属于体制内的干部身份。    郑老哥都对那人都恭恭敬敬的,显然是个当官的,也不知道叫他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待陈明晓来到近前后,郑桥主动为陈明晓介绍起来。    “陈老弟啊,这是咱们黎县吴县长,这位是吴县长的秘书薛文。”    “吴县长,这就是我此前跟您提过的陈明晓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