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改弦更张 (第1/2页)
“孙涛?!” 张洋本来站在桥面上,俯瞰河谷里渐渐涨起的河水,抬头看到山腰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展臂一呼,孙涛跳到桥上。等朱子玉和徐胜都到齐了,还没等孙涛先说话呢,反而是张洋先开口: “孙涛,昨天你不在,我们营地来了三个新人。” “你应该认识,他们说是你引导他们前来的。” 孙涛没有否认,大喜二喜和沈郁,这三人能来都是由于自己的缘故。当他提出要去见三人时,却见张洋和徐胜对视一眼,张洋有些尴尬地说: “他们三个不能放在一块,你想先去见谁?” “不能放在一块?!哪来这么多毛病?” 孙涛不解,张洋把事情说出,孙涛为之一愣,“沈郁怎么会是杀害若曦的凶手呢?我当初明明问的很仔细了啊。” 徐胜插嘴道:“那就说明他的欺诈技术足够高超,偷天换日,连你也能蒙蔽。” 张洋瞪了眼徐胜,“徐胜闭嘴。” “那沈郁确实是犯了杀人罪行,但情况特殊,他一定要求见你。所以请你定夺。” 孙涛觉得这屁大点事,根本不需要思考,于是挥了挥手,说:“随便吧,见谁都一样。” “我召集你们有大事要商量,压轴才是正餐。” 张洋领着孙涛去见沈郁,沈郁刚睡醒见到孙涛,“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微臣沈郁,见过主公!” 想到昨晚周少公说的话,孙涛赶紧一激灵,扶沈郁起身。 “少来这套。” “有话快说。” 不愧是领袖人物,日理万机,时间如此宝贵! 沈郁反而更笃定孙涛是值得辅佐的明主,于是把自己昨晚上修改了足足七八次的说辞搬了出来: “穿越迩来,天下大乱。臣本生于旭州,因曹氏讨伐黄巾,流离失所,被迫流落江东。不料被黄巾俘虏,百般折磨。” “为求苟活,臣不得已,迫害同胞,本万死不辞!幸得主公宽宏大量,指明生路。臣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尽人臣之职,以绵薄之力,辅主公之霸业。” “臣曾为黄巾走卒,对黄巾军部署了如指掌,若主公有意讨伐逆贼,为天下申冤,为百姓立命,则臣愿献犬马之劳。” 黄巾军旧部? 孙涛想起来了,自己当初放他一马,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果然吗,自己也早就想到有这一天,提早做好了准备。 “既然如此,你就先入徐胜麾下,放心,你的才华会得到地方实施的。” 孙涛心情大好,于是拍了拍徐胜的肩膀,不料徐胜瓮声瓮气地说: “我不愿让他入我帐下。” “还请孙......主公三思,这人欺上瞒下,当初靠欺骗主公才得以逃到我们这里,是十足的小人。” 察觉到徐胜对沈郁有些意见,孙涛微微一愣,说:“那就暂且把沈郁编到朱子玉手下。” 朱子玉微微点头。 然后徐胜又领孙涛去见了二喜,二喜和大喜正在外围围墙巡逻,一见到孙涛,顿时激动地单膝下跪。 孙涛问到二喜的事情,发现徐胜和这兄弟俩很对的来,于是做了成人之美,让两人做了徐胜的部下。 处理完这些事后,孙涛总算没有其他干扰,得以心无旁骛,于是把张洋,朱子玉,徐胜都聚集起来。 然后说了昨晚上与周少公的会面,孙涛问众人的意见。 张洋和徐胜都对此表示肯定,只有朱子玉犹豫不决,他毕竟作为人民教师,生在新华夏,长在红旗下,让他做出这样“叛经离道”的决定,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孙涛也不为难他,让他可以充分考虑。 不过比起自立为州,还有更现实的一个问题。 “我打算更改编制。” “昨天晚上我想了很久,你们看,经过这将近一个月的发展,我们的围墙已经基本完工,道路系统趋于完善,而粮食也临近丰收,物质资料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计划式的组织形式无疑落后。” “从今后起,取消原有的四大队制度,让营地的男女自行决定去留,留下的人都分配土地和房舍,自行决定劳动和生活。” “同时,我们这次丰收先制定税率,让大家交一部分粮食,然后留下足够的口粮,可以参与交换。” “原先的采矿大队队员就根据这段时间的工作量,分配部分矿物资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