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心既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第1/3页)
    太学院,黄字丁班。    苏长歌正在教授学生武道招式,强身健体。    突兀间,一阵脚步声响起。    苏长歌停下动作,转头看向门口,赵恒等人见状同样看去。    下一刻。    两道身影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其中一人白发苍苍,众人都认识,太学院的严院长。    而站他身旁那人,面容儒雅,黑发束冠,二尺美髯,身材修长笔直,看上去四十出头的样子,举手投足间气度不凡,仿若温润如玉的君子,令人心生好感。    “老夫鲁地孔兴儒。”    “今日特地来此拜访苏状元。”    孔兴儒拱手,并没有摆出衍圣公的架子,面露笑意。    而听到他的名讳。    赵恒等人脸上不由露出惊愕之色。    鲁地孔家?    孔兴儒?    这不是当代衍圣公的名字吗?!    想到这,赵恒等人的目光瞬间投向苏长歌,眼中满是佩服之意。    好家伙。    没想到夫子名气竟然如此大。    这才过了一夜。    就让衍圣公亲自过来拜访,    果然,如夫子这般才华绝世,品格高洁之人,岂会被世俗所蒙尘。    “在下何德何能,竟能让衍圣公亲自拜访。”苏长歌拱手,口中说着客套话,目光在严院长和孔兴儒身上游移。    不知道他们两人是什么关系,又为何突然找上门,    “苏状元过谦了。”    孔兴儒开口,接着出声问道:    “刚才老夫在门外。”    “看到你和学子们都摆出武道招式,这是为何?”    孔兴儒语气温和,虽然心中觉得武道是卑贱末流,但并没有上来就呵斥,而是询问苏长歌教学生武道的缘由。    “体为命之本根。”    “我教学生修炼武道,非是为了与人厮杀斗狠,而是为了强身健体。”    苏长歌开口解释。    虽然读书人瞧不起武道,视武者为只知争勇斗狠的莽夫。    但这并不是什么太忌讳的事情。    毕竟不管是朝廷法律,还是世俗礼法,都没说不允许读书人练武。    学文不习武。    更像读书人约定成俗的一种认知。    听到这番话,孔兴儒点点头。    “原来如此。”    “只不过,老夫以为。”    “一日之计在于晨,读书人还是要在圣贤书上多下苦工。”    孔兴儒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衍圣公说得对。”    苏长歌敷衍的点头,没打算在这上面与对方争执。    毕竟这属于认知上的差异。    对方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认知上都不同,苏长歌即便说的话再有道理,对方也觉得是在狡辩,既如此,还不如对对对完事,省些口舌。    孔兴儒见到苏长歌‘认错’,眼中闪过几分欣慰。    又阻止了一位有才青年的思想滑坡。    武道?贱类罢了。    吾辈读书人只要专注圣贤经典,著书立说,养浩然正气。    不比那些粗鲁莽夫清贵多了?    随后,孔兴儒没在此事上继续纠结,出声说道。    “苏状元可有空暇?”    “同老夫在这太学院内走走。”    话音落下。    苏长歌并不感到意外。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衍圣公特地过来肯定是有事。    “衍圣公相邀,晚辈自然有空暇。”    随即,苏长歌开口答应下来。    他也想知道。    孔兴儒到底为何来找自己。    不管好坏,快点解决,好继续回来教学生。    “那苏状元请。”    孔兴儒抬手,摆出请的姿势。    严院长看到这一幕,知道自己多余了,随即出声道:“老夫还有事要处理,先走一步,衍圣公您和苏状元聊。”    “好,严院长慢走。”    孔兴儒点点头,目送对方离开。    “你们且在教室温习功课。”    “为师去去就回。”    苏长歌对慕子清等人说完,见他们点头,转身跟孔兴儒离开。    两人在太学院的道路上闲逛。    “苏状元。”    “你觉得太孙如何?”    孔兴儒见身旁无人,试探的说道。    “吾与太孙只有一面之缘。”    事关皇室储君,苏长歌出声夸道:“但观其举止,气度不凡。”    “只是遇事有些急切,不过这也是少年心性使然,待日后久经磨砺,处事老练之后,想来举止会沉稳许多。”    一番话下来。    表达的意思就一个。    这孩子太年轻,要等将来才能看出来他到底怎么样。    而听到这个答案,孔兴儒并不意外。    毕竟太孙确实还小。    才十七岁,弱冠之年都还未到,非要夸有人君器宇,那纯扯淡。    他刚才那话,只是想确认苏长歌对太孙有无恶感。    现在看来应该是没有。    随即,孔兴儒开始直入正题。    “苏状元,储君乃是国之根本。”    “当今太子子嗣并不旺盛,嫡子只有太孙一人,将来注定肩挑大晋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