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 卖画  (第1/2页)
    “黄镛黄器之,愿往。”    茶楼中气氛低迷之际,忽有人喊了一句。    李瑕目光看去,见说话的正是刚才和他点头的那个青年书生。    随着这青年书生黄镛一声喊,很快又有人开口表示愿去。却也有人直言害怕辜负家中期望,诸生都表示理解。    “林则祖林兴周,愿随刘兄、陈兄一同上书!”    “曾唯曾道子,愿往。”    “……”    黄镛喊完之后,却是径直坐到了李瑕的对面来。    “黄镛,字器之,福建路莆田县人。”他报了自己的名号,又向李瑕问道:“不知如何称呼?”    李瑕道:“唐寅,字伯虎。”    “我看伯虎年岁不大,可有二十了?”    李瑕点点头,道:“嗯。”    黄镛道:“我时年二十又六,绍定三年,庚寅年生人。”    “黄兄。”李瑕拱了拱手。    黄镛道:“你叫我‘器之’便好,方才我便在留意你,觉得你眼神沉静,神态自若,必是不凡人物。”    “器之兄过誉了……”    此时,也就是在黄镛开口喊了第一句话时,周围就已有人在小声议论起来。    “这人是谁?”    “黄镛黄器之,后村公的弟子。”    “什么?刘公的弟子?竟是刘公弟子。”    “刘公?确是那‘少年自负凌云笔’的刘公?”    “是。”    “居然是刘公弟子……”    忽然,有个颇为刺耳的声音响起。    “呵,又不是黄器之有文章天资,他与刘克庄都是莆田人,同乡罢了。”    周震炎不知何时已从桌子上下来,斜睨着黄镛,又道:“再说了,谁知他是不是真是刘克庄弟子?也许是吹牛而已。”    黄镛还在和李瑕聊天,闻言也不搭理周震炎,讥笑了一下。    周震炎却还在说。    “这种事情本就见得多了,仗着和刘克庄是同乡,逢人便到处吹嘘,生怕没人捧他,可笑。”    “伏灵,勿要再直呼刘公名讳了。”    “名字不是拿来叫的?”周震炎道:“刘克庄谤讪时政、忤逆官家,我还要称他一声‘刘公’吗?你们也想忤逆官家吗?”    “周伏灵!你够了!”站在桌上的刘芾终于忍不了,大喝一声。    黄镛抬起手,道:“声伯兄,别理他。”    刘芾道:“太放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黄镛笑道:“也许周兄就是想和我们吵一架,好拂袖而去,免得要去伏阙上书呢。”    “黄器之!你休要血口喷人!”周震炎大怒,一指黄镛,骂道:“滥竽充数之辈,也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黄镛道:“那请周兄一同去上书啊。”    周震炎道:“你要去,只因你有私心。刘克庄早已赋闲在家,董相公在时要起复他,被丁大全以“恃才傲物”为由所阻。你要对付丁大全,皆因你的私心,而非要报国!”    “周兄不是说我是假冒的刘公弟子?”    “你!”    黄镛正色道:“我至少会去,请周兄同往。”    周震炎恨恨盯了黄镛一眼,道:“不屑与你等小人为伍。”    说罢,他重重一哼,拂袖而去。    又有数人连忙跟上周震炎。    ……    刘芾、陈宜中等人老成持重,懒得理他们,继续与人联络。    黄镛却是又看向李瑕,拱手道:“让伯虎见笑了。”    “无妨。”    黄镛道:“以往在家中读书,竟未曾想过世上有人能那般惹人生厌,可惜了他那一张好脸蛋。”    李瑕点点头,没有评说什么。    黄镛又问道:“伯虎似乎对这些吵闹不感兴趣。”    李瑕想了想,道:“今日所见,朝堂上拉帮结派争执不休,太学里也是拉帮结派争执不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