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尝试追踪  (第1/2页)
    “你知道营柏栓城有多大么?”    2级助手老王询问王竞择,要让他放弃,只能一步一步无懈可击地让他相信。    未来的四天半时间,也就是108个小时,6480分钟,388800秒。    他驾驶任何一辆狗车,都无法在有限的距离和有限的时间里追上那个移动的目标。    “我已经横穿了营柏栓城,恰好冲击火焰的能源用光,也就是说,其直径至少在500千米左右。”    王竞择认真地回答老王的问题。    “那么你知道第三个货物移动速度是多少么?”    老王点点深入,询问道。    “通过导航的显示,大约是100千米每小时。距离我的位置大约是300千米。”    王竞择依旧认真地回答道。    “那么,通过最简单的追逐计算,你觉得我们还能追得上么?”    老王问道。    “追得上!”    王竞择并不知道什么叫追逐计算,只是简单的凭着直觉,两者不就是相差300公里么?    给冲击火焰把能量加满,一爪电门不放松,不用一个小时就能追上了。    一个动态问题,被王竞择静态分析了,老王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无序运动的追逐该如何计算。    王竞择才刚刚开始接触初一数学知识,这让老王很崩溃。    单线程追逐计算非常简单,只要一方的速度比另一方快,只要总路程在狗车的里程范围之内,终归是能追上的。    假设目标移动速度为x,王竞择驾驶的冲击火焰的移动速度为y,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是C,那么王竞择追上目标的时间就是T,则T=C/(y-x)。    这是小学的单线程思维,可当目标移动的方向不是单线程的时候,那么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无法用直线来表示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网格化来处理一个直径至少500公里的巨大区域。    以营柏栓城中心点为原点,东西走向为X轴,南北走向为y轴。    那么目标的时时位置可以用(t1,x1,y1)来表示。    t1表示当时的时间,其随时可以归零,以方便计算。    x1表示目标在东西方向上的距离,y1表示目标在南北方向的距离。    同样,王竞择驾车的点则可以用(t2,x2,y2)来表示。    其中t1表示当时的时间,其随时可以归零,以方便计算,且t2=t1。    x2表示王竞择在东西方向上的距离,y2表示王竞择在南北方向的距离。    假设将营柏栓城的道路捋直,如同棋盘一般理想状态。    那么王竞择在不能直接飞过去的前提下,两者之间的距离为x1 x2 y1 y2。    按照这种模式,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呢?    通过简单的直角三角开方和计算,两者夹角约45度,那么目前两者的距离约为424公里。    直角三角开方和,王竞择没学过,所以老王讲解到这里又卡壳了。    老王本想用数学来劝王竞择放弃,奈何因为他听不懂,劝不下去了。    老王还没讲接下来的随机转向问题呢。    也就是说,目标在任何一个路口,每一个方向都有四分之一的概率。    再加上王竞择驾驶的冲击火焰能量有限,最多只能驾驶1000公里。    种种条件限制下,老王通过模拟计算,王竞择能追上目标的概率,趋近于零。    冲击火焰在充能,王竞择也没闲着,来到地下二层,寻找可以吃的东西。    可当他将一个个珍藏狗粮袋打开,一股熟悉的味道传来,他就知道老王的提醒没有错。    “既然它都已经运动起来了,今天也都忙碌了一上午了,好好睡一个午觉吧。”    老王建议道。    王竞择吐了吐舌头,表示不需要午休,咬了一口士力架,算作午餐。    王竞择选了一辆越野狗车,决定尝试着去追一下目标。    不过,王竞择还有另外的打算,那就是去郊区转一转,最起码那些农产品是可以下口的吧。    诚如老王所言,王竞择追了目标4个小时,他最终还是选择前往郊区。    追逐的第1个小时,两者直线距离为320公里。    第2个小时,两者直线距离为210公里。    第3个小时,两者距离竟然拉开到了400公里。    第4个小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470公里。    除了老王理想化后提到的那些因素,王竞择还发现了两个重要的因素:限速和红绿灯。    在狗笼区,王竞择可以跑到360公里每小时,发挥出性能车的极限。    可在市区,多快狗车也只能呜咽轰鸣两声,一个小时也无法多跑两个红绿灯。    除此之外,还有限行和狗行道,这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之,一次尝试,比老王说了一半的数学证明要好使很多,不过,王竞择还是没有放弃。    来到郊区,王竞择找到一位还在干活的田园狗,希望能购买一些农副产品。    “你要吃这些低劣的东西?”    田园狗见到王竞择竟然要买东西,很是疑惑。    “这不是制作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