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有缘相见 (第2/2页)
碗道:“不可以。” 期待的眼神变得失落,身子像完全缩到了石凳上一样。 “平松道长可不会随随便便收徒弟,你看他剑法这么好,收徒弟肯定要层层考验才得。” 这时平松眼神一动道:“对,肯定是要考验的。” 凌恒的眼神又充满了期待。 凌恒反问道:“平松道长要怎样的考验?” “这个贫道还未想好,想好了再说。但是你不能和别人说这事,更不能和别人说我会武功,包括你的爹娘。” “好,肯定不说。”一脸兴奋地应了下来。 长松看着这两人一来一回地道:“你想不想学医术,贫道教你。” “想。” 这时平松道:“你刚才在背书,你不过是六七岁的孩童,怎么识这么多字?” “我舅舅会,是他教我的。他家在城外离这里很近,三字经他教了我三次我就全记住了。” 平松道长半信半疑地在书上指了几个字,果然都会。 长松道:“像他这样的神童,他爹娘肯定要让他读圣贤书,将来入仕为官。” 平松道:“假如你爹娘不准你练武,就是说不准你来这里,你怎么办?” “平松道长你刚才说过的,不能告诉爹娘,那我就说是来这里看书。” 两位道长心中大悦,的确很聪明。 平松道:“那好你先好好跟你舅舅读书写字,一个月后我再教你调理内息的功法。记住了,这一个月仅仅是考验的开始。” 长松道:“等你识的字够多了我可以教你医术。” 平松道:“练武的道路是非常艰辛的,比读圣贤书还艰辛。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做起,大鱼都是鱼儿变的,切莫三日抓鱼两日晒网。还有基础极其重要,我会非常严格要求你,文武双修非常人难以为。” 平松说后面这句话时语气有些奇怪,有些沉重,像极了谆谆教诲的师者。 今日不是什么节日,人是少了些,也落得个清静。 山脚下一个贵妇人从轿子里出来,还带着一个五岁的小姑娘。 小姑娘一双大眼睛,水灵水灵的。 妇人本不想坐轿子来的,可他的夫君硬是让她坐着。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发声道:“你们几个在这里等着,可要看好轿子。小艳、小芳扶好夫人和小姐上山,小陈带好香烛。” 几句话下,几人连连应诺。 又接着道:“夫人,山路有些崎岖,你要注意些,小姐就由我抱着吧!” 夫人道:“你们也要注意些。” 众人应允。 行至半山妇人语气温柔道:“灵雨你看前面就是青石亭,那块大石头是青色的。 完全是标记一样,所以这山叫青石山。 山脚下一片数里的竹林,因此这山也叫青竹山。” “娘亲,我记住了,青石山也叫青竹山。” 来牟道:“小姐好是聪明伶俐。” 夫人道:“你们也是累了,就在这亭子里休息一下。灵雨你下来也,让来伯休息一会。” 道观里怎有读圣贤书的读书声,众人都疑。 进门后只见桃花树下,一个七岁的小男童在读书。 来牟道:“莫不是童行。” 但也未上前询问,只是朝着正殿走去。 拜了神后,小女孩似是不想待在这。 “娘亲我到外面了,这里烟重。” “嗯,小艳你出去看着点。” “好美的桃花啊!” 天真灿烂的声音,说罢向桃树那边跑去,身后丫鬟紧跟着。 “小姐你慢点别摔着了。” “这桃花真好看,我要捡些拿回家。” 笑得很甜,果然是笑靥如花。 说着把桃花往石桌上一放,又继续捡了。 凌恒并不说话,只是把背书改成默念。 这小男孩真是有趣,石凳上还垫着块木板。小艳心里打趣着。 不一会石桌上已堆了很多桃花。 两脚一蹬坐在了石凳上,玩着那花瓣。 “你叫什么名字?你看的是什么书?” 凌恒并不回话。 莫不是个哑巴?怎么不说话? “小姐他不说就不搭理他。” 丫鬟和气地说着。 “我偏不,他不说我偏要问他。” 凌恒还是不回话,这时小女孩身子往前一倾,伸手夺了凌恒手中的书本就跑了。 凌恒立马追了上去,凌恒的腿脚自然是比她快的。 小女孩正高兴着,可还没跑几步就被拦下了。 “把书还我。” “不还就不还。” 小女孩噘着嘴说着,脸上笑意满满的。 两人就吵闹起来了,凌恒迅速地伸手去抢书。 丫鬟还没来得及上前阻止,书已被夺了回去。 两人争执下自然有推搡,小女孩应声摔坐在地上,顿时嚎啕大哭。 小艳连忙弯腰伸手去扶,并安慰她不哭。 “谁叫你抢我书的,别哭了地上凉,快些起来,我不是故意的。” 殿内的人闻讯赶了出来。 “小艳这是怎么回事?过来,来娘这,别哭了。” “小姐抢这个男孩的书,争吵时不小心摔到地上了。” 这时一个严厉的声音传来。 “凌恒这是怎么回事?赶紧给陆夫人和小姐赔不是。” 接着又说道:“陆夫人见谅,小孩子打闹不懂事。” “平松道长见笑了,你干嘛抢人家小哥的书,赶紧去和小哥赔不是。” “我问他话,他不搭理我。” 这时陆灵雨已经不哭了,并用手擦着眼泪,道了声对不起。 来牟问道:“道长,这是谁家的孩子?怎在这背书?” 长松从一旁过来道:“无量天尊,这是凌庄凌泰的长子。几年前与贫道结缘,因此常来这里玩。” 陆夫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凌恒。” “哦,原来是小神童啊!” 这时来牟道:“他父亲凌泰在种茶、采茶、制茶方面很有造诣,与我们陆家常有来往。” 来牟又接着道:“年纪轻轻定力很强,长相也不凡,实属难得。你父亲也在这里?怎不见人。” “我自己一个人来的。” 听到这话,他们随行几人都觉得这孩子很不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