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内外兼修 (第1/2页)
太宗即位的第二天,即下诏大赦天下以示自己的亲民之形象。同时宣布一切依照太祖时制定的章程办理,谨慎遵守太祖时制订的法律法规,以此表示自己是太祖事业的继承者。并封皇弟廷美为开封尹,封齐王。封赵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封武功郡王。朝中重臣各就其位,并无变动。所以大宋国内并没有因太祖突然离世有大的变动,政权平稳过渡到太宗手中。太宗即位后开始网罗天下英才。出诗赋亲自复试进士,录取以吕蒙正为首的进士109人。两天后,考试其他各科,录取204人,赐进士及第。又录取184人赐为进士出身。甚至另有7人虽在九经科中不合格,但太宗怜他们年纪已老,赐同三传出身。大宋政权连连征战后确实需要停一停脚步,确需更加注重内政,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所以太宗一即位就采取了许多大胆措施来治理国家。宋太宗深谙政治之道,恩威并施,很快确立了个人威望,稳定了大宋国内的统治。 后世对太宗即位后的所作所为记录非常多,其中宋稗类钞中就讲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太宗初嗣位,思有以帖服内外者。一日辇下市肆有丐者不得乞,因倚门大骂,主人逊谢,久不得解。众方拥门聚观,中忽一人跃出,以刀刺丐死,遗其刀而去。会日已暮,追捕莫获。翌日奏闻,太宗大怒,谓犹仍五季乱习,乃敢中都白昼杀人。即严索捕,期必得。有司惧罪,久之,迹其事,乃主人不胜愤而杀之耳。狱具,太宗喜曰:“卿能用心若是,虽然,第更为一覆,毋枉焉,且携其刀来。”不数日,尹再登对,以狱词并刀上,太宗问:“审乎?”曰:“审矣。”于是顾小内侍,取吾鞘来。小内侍惟命,即奉刀纳鞘内。因拂袖而起入曰:“如此宁不妄杀人!”——《宋稗类钞》 这件事情看起来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宋太宗以杀人逃逸一事,来监察官员们是否尽职尽责。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下面办事的官员骗了太宗。但通过此事也狠狠地给了官员一个下马威,令他们以后不敢徇私枉法,欺蒙自己。不得不说这计策实在阴狠,以人命试官员的尽职。但也体现了太宗治理臣子手段的高超之处。太宗的臣下们以后行事定然如履薄冰,小心万分了。试想如果官员都能严守职权,不徇私枉法,对芸芸百姓来说倒是一件大好事。 太宗对官员使尽手段,对皇亲国戚也不手软,斩杀王继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王继勋系庆州华池人,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孝明王皇后胞弟。 据《宋史·王继勋传》记载,王继勋生性残暴,经常强行买得民间少女作奴仆。 一天,王继勋府中围墙因大雨坍塌,大量奴婢逃出牢笼,跑到宋太祖赵匡胤面前告御状,把王继勋骇人听闻的种种罪行全都捅了出来。赵匡胤“大骇”,当即作出判决:“削夺官爵,勒归私邸。令甲士守之。俄又配流登州。”对于这样的一个恶人来说,这是一个明显宽松的判决。仅仅是除掉他的官职,夺取他的爵位,流放到登州而已。而且还没等王继勋上路前往流放地,赵匡胤早已改授其职为右监门率府副率。这个事情,宋太祖做的太不地道了,对自己的亲信太过仁慈。开宝三年,王继勋被任命为西京河南府尹,即西京洛阳的行政长官。有了皇帝撑腰,王继勋不但能够换一个地方继续当官,官还越做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在洛阳,王继勋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发泄着自己残暴的本性。老百姓虽然对王继勋恨之入骨,可有了上次告御状的教训,他们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任其宰割。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洛阳市民看到了一点希望,又开始上京告状。977年2月,王继勋因恃势骄横,多行不义,赵光义命斩于洛阳。通过种种手段及措施,太宗很快就稳定了朝延内外的人心,国家生活马上进入了正轨。 内政稳定后,太宗马上进行战争准备,以期完成哥哥宋太祖的未竟事业。正当太宗摩拳擦掌准备先行统一南方的漳泉地区和吴越国时,没想到这二个政权惧怕宋朝的强大,自动归降了。漳州,泉州地区原是南唐属地,属于清源军节度使管理。因绍磁,陈洪进,张汉思等人内斗,最终漳泉地区实际处于陈洪进的掌控之中。南唐主本就昏庸,只管自己在金陵风花雪夜,为了息事宁人,自己能耳根清静,最终正式任命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使,管理漳泉地区。同时为防止宋军攻打自己,陈洪进主动向宋朝说明情况。太祖为稳定陈洪进,也承认了他在该地区的老大地位。太宗即位后,南方地区仅存漳泉地区和吴越国还处于独立状态。公元978年四月,陈洪进去开封朝见太宗。部属刘昌劝道:“宋已平定南方其他所有地区,我们和吴越国也必将被平定,与其等待宋朝来攻打我们,不如我们主动献出土地,还能博个前程。保住自己和人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