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9章 低估了古代文人忍耐力 (第1/1页)
从富得流油的江府出来之后,苏家三人依旧是贫穷如旧。 方入书院,苏砚便去读书,而苏漾则是带着幼恩一同去见书院山长。 所谓山长,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学校里的校长。 幼恩明白,他这是要直接带自己去办入学手续。 她自是不情愿去的,苏家本就贫寒,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再供一个人读书? 更何况,她是记得这个书院的。 原文里有提到过,女主和男主以后都会在这个书院里读书。 她太清楚,和这俩人待在一个地方实在是过于危险。 一不小心都有可能被他们的主角光环闪瞎眼。 在这个没有主角光环只能小心躲着的世界里,她还是安生待在家里比较安全。 一小会儿的功夫,苏幼恩便在心里盘算出了数十种吓退山长,让他不敢收她入书院的法子。 一个山长而已,她相信,凭她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脑力,还是能够斗得过的。 她美滋滋的踏入书院,正准备施展吓退山长大计时,却被这位山长的容貌惊住了。 天呐,认真的吗? 这真是一个书院的山长? 山长不应该都是白发飘飘,胡子长长的耄耋老人吗? 怎么面前这位不仅神采奕奕,还年轻貌美? 这生得也太好看了吧... 面对这么俊俏一人,她还如何施展自己心中大计。 苏幼恩长叹一声,败了,她败了,不战而败。 败在了他谪仙般的容颜上。 好在这个念头只持续了一秒,残酷的现实使她很快清醒过来。 幼恩明白,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苏家,她都不能进这个书院。 故,她还是得顽强的与这位山长斗上一斗。 “淮书,这位是我家三弟,名唤苏幼恩。” 这座书院名唤怀书书院,而山长祝淮书,与苏漾本是挚友,故而苏漾也就没称呼他为山长,而是直接唤的名字。 祝淮书望向苏幼恩笑了笑,“你们苏家当真是各个妙人,先是一个苏砚,便已是让我足够惊艳。 现在又来了一个三弟,生得样貌与你二弟相比毫不逊色。阿漾啊,我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你家三弟之才了。” 他说话时始终带着微笑,谈吐间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一想到自己要让这样一个人失望,苏幼恩还有些于心不忍。 不过说句实话,她就算再学个五年,也比不上大哥二哥之才。 让祝淮书失望,只需她正常发挥。 苏幼恩扑闪着一双大眼睛,一脸迷茫地问:“山长,你的名字好生奇怪,世上为何会有人以槐树为名?” 初次见面便用谐音梗拿爹妈起的名字开玩笑,就算是再好脾气的人,心里也会不高兴吧。 她觉得她这一步走得很稳,这话并没有太过分,如此即不会激怒祝淮书,让苏漾在其中为难,还能准确无误地在山长心里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简直妙哉。 谁知这祝淮书...竟是个奇葩...... 他闻言,下意识道:“你这三弟倒是有趣,还是第一次有人管我的名字叫槐树。” 毕竟书和树的读音都不一样。 能将这个两个字听错的人,不是傻,便是故意的。 很显然,苏幼恩不可能会是一个傻子,那她便只可能是故意的。 刻意将书读成树,她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祝淮书终于想到了她的用意。 书院里最多的一样东西便是书,而书的纸张是由树皮所制。 书与树,应是同根。 便如他的名字一样,虽是唤作淮书,却与槐树毫无差别。 无论是他,还是槐树,这一生,都是为了那些书,那些学子罢了。 祝淮书想,幼恩应是想借槐树之名,提醒他要谨记初心。 他身为书院的山长,当倍加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书册,倍加悉心的教导书院诸位学子。 一时间,祝淮书对苏家这位三弟只有赞叹。 她只知他的名字,便能说出如此有意义之言。 这般才子,他一定要将他留在书院! “舍弟之才令人钦佩,不知几时能够入院读书?” 听到祝淮书这句话时,苏幼恩脸都青了。 他哪只眼睛看到她身上写“才”这个字了? 她用谐音梗调侃他,他倒是还挺高兴。 苏幼恩轻叹口气,到底是她低估了古代文人的忍耐力。 不过没关系,她还有后招。 “我不喜读书,只喜玩乐。” 如此直白地表达自己不想读书只想玩乐,这下子,山长总该会放弃她了吧。 当初在学校里的时候,老师可是最讨厌不爱学习的学生。 她就不信古今差异能有这么大,大明的山长能强留不愿读书的她。 谁料祝淮书忽然惊叹:“妙哉,妙哉— 把研习功课当成玩乐,真是没想到,舍弟竟对研习功课有着如此深厚的兴趣。” 苏幼恩愣住了。 祝淮书,真乃神人也。 此人绝非她等凡夫俗子能够挑衅得了的。 这位山长若是放在现代,就凭他这过度理解的能力,能把文科老师气死,把过世多年的文人墨客都气活。 挺不错。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需要他去升华。 苏幼恩已是无语到极点了。 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种奇葩。 跟这种人斗,她觉得自己此生无望。 于是乎,她自暴自弃来了一句:“大哥,我不识字。” 听到这句话,苏漾愣了愣。 叔父苏庭少年时便已学富五车,苏漾本以为,苏庭会自小教幼恩读书。 就算她不似孔孟之才,但最起码的识文断字,想必应是没问题的。 不曾想,她竟然不识字。 幼恩已经年至二十,至今仍旧不识字,这于他以后的人生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 他正为她担心,一旁的祝淮书却拍手叫好:“好事!好事!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阿漾,别愁眉苦脸的,你想,哪有人生下来就会识字的,谁不是慢慢读书慢慢研习,才成就今日之才。 正因为幼恩不识字,才需要我们书院这种地方来教她认字,不是吗? 若是全天下的人,生下来便都有孔孟之才,那还要诸家夫子作甚?” 苏漾觉得他所言有理。 更何况幼恩向来聪慧,他相信只要她认真学,总有一天能学有所成。 就这样,苏幼恩被强行纳入书院。 她觉得他们都疯了。 祝淮书给她准备了许多笔墨,教她带回家先练着,待到后日再正式入学堂。 回家的路上,幼恩一直闷闷不乐。 但她也不想影响苏漾的心情,故而没表现得过于明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