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王师又一年_第二十六章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第2/3页)

命的老人,看着老人的这一番模样也是着实的可怜,周群林又想到今天刚好是自己儿子的百日酒,心想喊一下这潦倒的老人,也不是不可。

    周群林从这马车上走下这街边,这陆家庄的夜市自然是比不了东京汴梁的那样夜夜笙舞,灯火通明。这里的夜市更多的感觉是一种静谧和和谐。

    由于地方狭小,人口相对于东京汴梁还是比较少的。

    在这街上没有吆喝声,没有街边的杂耍,没有书生的见解。有的只是每家每户店铺的面前摆着一个不是很明亮油灯,算命的瞎子正是在后面店门的油灯下照着才可以看到一个佝偻的背影。

    杵着一根用那树枝削皮做成的拐杖,在哪算命的摊子下站着。听得人声脚步,老者微微一笑。

    “老爷这番心意在下心领神会,还望老爷见谅。老朽今年早已是朽木之身,不便挪动。”算命的那个瞎子对着周群林说道。

    听得瞎子的这一句话,那周群林也是干脆,对着算命的盲人说道:“打搅老先生了,在下多有冒犯,还请老先生不要见怪。”

    “这孩子的生辰是每年的二月十五,还请老爷记住。”盲人随口说道。

    听得老人之言,这周群林在他的桌上摆好十多个钱。周群林开心的回去。这时从哪旁边的屠户摊子上又跑过来一个小孩,又一次顺手拿走了那周群林摆在瞎子桌上的钱财。

    盲人算士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心中笑到。

    转眼就连这春天都要过去了,不知为何却在周府大摆筵席的今天晚上,寒风吹的这么的寒冷。

    大夫人见到满院的大红喜字,就像是自己要嫁姑娘一样。在两个丫鬟的照顾下,现在这孩子的身体可谓是身强体壮,原本消瘦不堪的这孩子在现在确是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已经是胖嘟嘟的了。

    陆家庄交通发达,水运便利。这一次周老爷宴请这么多的亲朋好友在一起吃饭,也就是想当着全家人的面,让大家看一看自己的这一个后代。家里的一棵独苗,还是在自己四十五岁的时候才拥有的,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一份感情在日后只要培养得当,这份感情会更加的胜似于自己的孩子。

    在这宴会之上,周群林将韩郴抱着在自己的亲戚面前走了一圈,让大家看看这孩子。大伙的心里也知道这孩子不是周群林的,但是周老爷的平时善举太多,这不来,总的来说周老爷的面子上也是挂不住的。

    周群林看着宾客满座,这心里自然也就舒服了许多,在这陆家庄中,这周家的家产算不上最富有的,但是周群林捐出去的钱财货物,绝对是这陆家庄中最多的。怪不得他可以被冠以周大善人的名号。

    在这大院之中,红红火火的场面令得那周群林喜笑颜开,今天的热闹非凡是自己在数十年间的积攒所得,虽然并没有什么王公贵族,公卿大臣的前来,但是来的都是一些天下的有识之士,商贾大亨。自己的脸上这一点的面子还是挂得住的。

    这周府在今天的晚上是十分的热闹,平常人都是看的出来,在明天早晨,这周群林又要给在陆家庄的人们发一些大米了。

    晚宴过后,周群林走到大夫人的房间里面,两人相坐在大堂之上。

    “我看以后得将这郴儿送到那书院当中去,就让他跟着我你我在这家中,终将是一个毫无作为的。”周群林看着熟睡的韩郴说道。

    “现在的孩子才几岁啊,你就想着几年以后的问题了呀。”大夫人回道。

    “现在就该对孩子的以后考虑了呀,你看这个样子,以后不是从商就是做官。我呀现在就希望这郴儿啊以后去做一个小官,这样啊,以后就不用像我们一样,天天在外奔波了。”周群林说道。

    “从商四海自然是好,但是你别忘了,要不是咱的祖上是那有功于朝廷的将军,我们何来这繁华的生活,何来现在这一口一个丰宁伯的喊叫。你又何以在这商场上如鱼得水?这些呀,我看啊都要归功于这祖上的功劳和你自己的努力。所以呀,以后做官,不能做小官,要做就要做大官。”大夫人说道。

    “不,你错了,要做就要做能臣,忠臣,为着天下老百姓着想的官员。”周群林说道。

    二人看着熟睡的韩郴,心中自然想着这孩子以后能够出人头地。

    ——

    大宋的繁华在东京城中是最能体现的,时间来到了庆历年间,在这几年的时间变化里面,原本血气方刚的众臣到现在已经被这天下磨砺的颇为有所体验,不管是谁,都没有了当年的那一份血气方刚与不切实际的冲动了。

    范仲淹,韩琦等人也从西北前线回到了朝廷当中。就在去年还与西夏的李元昊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战,奇迹并没有光顾范仲淹,而是继续在李元昊的头上大放光彩。李元昊在那定川寨之战中大放异彩,在这次战争当中直接将九千人的宋军围住,还又一次搭上了十五位将领的性命。

    西夏战是直至此时,全面的失败。这赵祯不得不采取另一些比较保守的大臣的建议,现在向着李元昊赐一些岁币,停战议和。

    其实到了现在的这个时候,西夏也是已经打不动这一次的战争了,由于商路已经被宋军完完全全的切断,现在的这个时候原本在西夏国内都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的情况了,要是在不停战议和,距离西夏国亡之日则是不远了。

    就在大宋与着西夏签订那和议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