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信封里的无暇花 (第2/3页)
尤豫那颗刺儿头, “我回去看,下节课老师要是问,就说我肚子痛回寝室了。” 回到寝室,她迫不及待地打开A大地址的那封,信封打开时,有白色的细小的花瓣散出,带着一股清新的花香。 傅海棠忙将信封开口向上,撑开,里面是一张纸,一张照片,和些许白色的细小花瓣,香气浓郁,沁人心脾。 傅海棠抽出染了花香的照片,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似乎在花香中能闻到小春的味道。 照片里的叶纯忻,身着绿色的军装,帽檐压在刘海上面,被太阳晒的略黑的脸上,红扑扑的,还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汗滴。 人站在一棵铺满了金色小花的树下,扯着花枝,对着镜头笑。 傅海棠,又闻了闻照片,才把它放在自己枕头底下。小心地拿出信纸,把信纸上附着的花瓣抖落到信封里。将信封口折好。揣进外衣口袋里。 她翻身上了床,仰面躺在床上,将信纸举在眼前,细细地读着。 “六哥, 你好! 信到时想必你早已平安到家,教训已过,正在学校苦读。 你走以后学校的桂花开了,或许你在时就开了,我们只顾着吃,没有介意这闲暇的事。 照片里,我掐着的是金桂,我知道你不好金色,幸好校园里还几株开着无暇花的木犀,就采了一把给你。颜色不同,香味却一样,可能是我闻不出差别,或许你可以,下次有机会来时,你来告诉我,无暇花和金桂的区别。 这个周末我去了爸爸小时候住过的房子,在一条窄巷中,巷子两边的是密密麻麻的建筑,窗子很小,人很多,邻里之间看似都很熟悉,一路行过,偶尔听得争吵不休,听不懂不知道在吵什么,想必是些市井小民鸡毛蒜皮的计较。 我见到了爸爸的父母。比印象中和蔼,拘谨。 没有太多的话,基本就是有问必答。他们问,我答。 我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什么,他们当然也觉得我陌生。 讲着两种不同口音的普通话,总觉得不和谐地突兀。 不管怎样,去见过了,有没有放下遗憾,我不知道。其实我都不知道我的遗憾来自哪里。 是因为不能在这小巷中拥挤地长大,还是因为不能自出生起就讲这嘤嘤软语。 这些都不是我的遗憾呀,而是我的庆幸。 庆幸能在姥姥姥爷身边长大,庆幸能在家属大院里吃百家饭,庆幸能认识你们,庆幸有你。 你瞧,我写着写着又拐到了思念,我的心无力,承载不了太多的思念,将溢出来的给你,你帮我担着。 祝好,盼复。 小春。 另,收发室装了外线电话,校园内也有电话亭,收到你的呼叫我会及时回,但还是希望你写信给我,因为想你的时候可以慢慢看。” 傅海棠将信纸贴在脸上,无暇花的香味混着墨香,近在眼前模糊的字伴着香气轻盈地舞动,仿佛化成了一片片花瓣,散落在傅海棠的心上。 她将信举起来,看了又看,小心叠好,和照片一起放在枕头底下。 一只手插在口袋里,握着装着无暇花的信封。一路跑着去公共电话,给叶纯忻发了一条信息。 “信收到,哥很好,很忙,勿念。” 在回来的路上,她去邮局买了信封和邮票,又去文具店买了一打儿米黄色的,小清新的艺术信纸,信纸的左上角印着不同的飞鸟,右下角是应景的花草树木的水墨画。 回到宿舍,依然没有别人,估计室友们还在教室里肯卷子。 傅海棠将信纸铺在书桌上,打来台灯,淡黄色的灯光映在米黄色的信纸上是两倍的柔情。 她用双手抚了抚信纸,借以抚平心中的褶皱,拿下别在衬衫口袋上的那只派克笔,在信纸上写道: 小春, 你好! 六哥是很忙,忙着数倒计时,忙着做哥哥们给的试卷,忙着给大哥写英文答案,忙着帮元肆开发新毒药,但最忙的是,忙着给无暇花回信,忙着想我的乌希哈….” 写好了给叶纯忻的信投在学校的邮筒里,又去教室把剩下的时间靠完,晚上回到宿舍时才想起来还有一封信没读。 傅海棠好奇海彦谁会写信给自己。拆开后答案揭晓,原来是叶纯忻爷爷奶奶的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也很诚恳。 首先解释了这么多年来,疏离的原因,有无奈,有误会,也有歉意。 他们很想赋予或是修复与叶纯忻迟到的亲情,但叶纯忻明显的戒备和冷淡,让他们不知如何是好。 从叶纯忻寥寥数语里得知她有这么一个自小一起长大很是亲近的青梅。所以想通过傅海棠了解叶纯忻的成长历程。希望傅海棠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帮帮他们。 傅海棠没有急于回这封信,考虑了再三,她拿着这封信去了小春姥姥家。 傅海棠给小春外婆看了那封信。“姥姥,我没见过小春的爷爷奶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只是听小春说是话少,安静的人。不过这个也不能作数,也可能是因为和小春不熟没话说。” “嗯,是安静的人,应该教养也不错”姥姥回忆着“当年佳华,也就是小春的爸爸执意要和依蓝结婚,跟着我们一起北迁时,他们反对来着,虽然态度很坚决,但也没吵没闹,甚至都没为难过依蓝。” 原来小春的爸爸叫叶佳华,mama叫童依蓝,傅海棠心里默默地念着这两名字,两个陌生的人,两个和她最疼的meimei有着最亲近血缘的陌生人。 “后来……”姥姥脸上显现出来的忧伤是不愿提起的往事“小春家出事,他们去T市,想把人接回去,政府不让,怕瘟疫蔓延,都烧了。我还为女儿争过,被我们家老头子教训了一顿。可是他们却没说什么,只是流着泪把孩子的骨灰捡了,带走了。” 姥姥用手在膝盖上搓着。姥姥的手因为多年的职业习惯,指甲都剪得干干净净的,手上虽然有着岁月的痕迹,但依然可以看出年轻时是一双漂亮的手。 “后来他们来过这里几次,我看出来他们是想把小春带走,但最后也没开口。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他们非要小春,我也没道理硬留,就像我没有理由留佳华的骨灰一样。毕竟小春姓叶呀,是人家的孩子。” 王姥姥站起来,在靠墙的柜子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册。 “写吧,你给他们写回信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