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途_第十九章和楚剑一起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和楚剑一起玩 (第1/2页)

    “楚剑。”每次阿史那云站在桥上都能看见坐在茶寮的楚剑。

    真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公主。”楚剑站起身向阿史那云走去。

    “楚剑,我有儿子了。”阿史那云边走边说。

    楚剑惊讶的看着她。

    阿史那云发觉话说得有歧义,娇嗔道:“你想什么呢。我养了一个儿子。他阿娘就要死了,把他托付给我。多乖的一个孩子啊,白白净净的。宇文邕这些年对他视若无睹,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真可怜。今天我收了他,给他取名为赟,好听吧。结果没一会儿宇文邕就找过来了,一见面就让孩子跪在地上,又说要亲自教养。”

    楚剑倒了一杯茶递给阿史那云,“你给他了?”

    “我本来不想给的,但是那毕竟是他的亲生父亲。让他们多相处些,对他也没坏处。在我们草原上,没有父亲庇护的孩子多可怜啊。”

    “对了,说到读书,我也向再多学些学问。你给我推荐一些典籍吧,我有空的时候看看。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问你。”

    “典籍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看些话本子。”

    阿史那云有些奇怪,“典籍里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你不读书的吗?我每次看你安安静静的坐在这里的时候都觉得你应该拿着书而不是拿剑。”

    楚剑微笑,“以前读,现在不想看了。你可以先看看《论语》,这是记载孔夫子的言论,你以后要是和人吵架斗嘴,可以从里面随便扯几句唬人。”

    阿史那云嘟着嘴说:“我才不和人吵架斗嘴。难道你以前读书都是为了唬人?”

    “不是,只是现在觉得以前读的书只有唬人这一点作用。”

    “你还需要唬人,难道不是直接动手吗?”阿史那云觉得奇怪,连她都很少和人吵架斗嘴,楚剑怎么还喜欢和人耍嘴皮子。

    “很多时候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言辞比武力更让人信服。武力并不能杀尽天下人,但言语和文化却可以。”

    “夫子常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你那个意思吗?”

    “差不多,但有些不一样。”

    阿史那云问:“哪里不一样?”

    “这句话出自《周易》,现在所传的易是由孔子所整理的,他老人家最注重的,包括现在这些儒生最注重的就是一个字——礼。”

    “这有什么重要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我到周国来他们让我学礼仪,烦死了,我随随便便的糊弄两下,也没人敢指责。”

    楚剑笑了笑,“名不正则言不顺,周国仿古的原因就是这个。想要统一天下,就要名正言顺。你能糊弄是因为在周国,周国的兴起本身就是源于对汉化的反流,自前魏孝文帝改革,鲜卑人就一直心存不满,宇文家和高家也是乘反流而起。”

    “反流?”阿史那云捕捉到楚剑话语中的关键词。

    楚剑问“你觉得文化是什么?”

    “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让我先想一下。”

    楚剑给阿史那云的杯子满上。

    阿史那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文化就是标志。就像你一见到我,你就知道,我不是南朝的女娘。”

    “你说得有道理。在我看来文化就是在社会层面和时间层面起联系的一种机制。以生活方式构筑一个共同意义体系。”

    “我没听明白。什么是社会层面,什么事时间层面,你指的生活方式是那种,意义体系是什么?”

    “生活方式就是一个民族的特点。前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什么要汉化,是因为鲜卑文化不好吗?当然不是的,如果鲜卑文化不好,那这个民族为什么会在草原上崛起。在他那个时期,鲜卑人获得了从前从未有过的南国土地,这片土地上除了鲜卑族各个民族都有,如果他完全固守从前的文化,其一鲜卑文化不能适应农业文化,这是时间和天地气候原因决定的;其二你必须承认中原的文化比草原的文化先进。”

    阿史那云打断他,“我不承认,我不觉得中原比草原好。”

    “中原人有多少是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草原人有多少不用是不需要放牧的?中原能养活多少人,草原能养活多少人?”

    阿史那云不说话。

    “拓跋宏要安稳境内的汉人还有各种民族的人,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推崇汉化。”

    “你说得有点道理,那你最开始说的反流又是什么意思?”

    “汉化是顺流,反汉是逆流。文化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时间的。拓跋宏cao之过急,反而导致了汉族与鲜卑族的对立。所以才会有六镇起兵,前魏分裂。宇文家与高家也因此兴起,他们兴起是因为反汉,但你看现在周国反汉吗?”

    “好像不怎么强调这个。”

    “现在皇帝想要统一,所以他必须采用汉族文化整合力量,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cao之过急激起反对势力,最多二十年,必然会达到拓跋宏所设想的目标,而且完全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文化就是让所有的人和平相处。”

    楚剑说:“有这个作用。”

    阿史那云问:“那礼仪的作用和文化又有什么关系?”

    “儒生认为礼仪以别贵贱,以教化百姓。尊崇那一种礼节,就是认同了那一种文化。我们穿衣服,南国人右衽,草原左衽。就像这样的小细节,组成了我们的文化,将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我们的民族创造了信任。”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读书这么有用,你懂得这么多,为什么你现在不读了?”

    楚剑笑,“因为这些儒生想着教化外族的时候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

    “因地制宜。各地风情人物不一样,怎么能用一样的礼仪节去规范每个人。草原上能种地吗?土壤都不一样,何必求同。马能变成牛吗?只要能够有利百姓,又何必循理。”

    “对对对。”阿史那云盯着楚剑,好似想要扒开他的脑子,看看里面都是些什么。

    “你看什么?”

    “看你,你知道这么多为什么不学以致用呢?”

    “那以前想过,但是前路茫茫,我不想自己陷入这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我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