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七章 内乱 (第2/2页)
们,只要他们没有证据,你们就不会有事的。” 飞天鹰说罢,领着手下,出了门。 飞天鹰等人分成两队,一队二三十人,负责在县城各处点火,制造混乱。因为县城越乱,对他们越有好处,更能隐藏他们的身影,浑水摸鱼。飞天鹰则亲率六十余人,袭击粮仓。攻破粮仓之后,他们再攻打县衙,破了兴华军的士气,灭了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民心。 象山县的兴华军指挥部,距离城门比较近一些。指挥部,位于城区,但却是一个独门独户的院落。这个院落,是前任象山县知县老爷的私人宅院。象山县的知县,兵败被抓。兴华军很仁慈地让知县交出私人宅院,换他家家人的性命。 唦唦唦,对讲机传来呼叫声。 “呼叫指挥部,呼叫指挥部” “这是指挥部1号机,有什么事情?” “县衙遭到不明武装分子的围攻!” 赵昌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顿时一惊。果然,城中混入了敌人。 “敌人有多少人?”赵昌问道。 指挥中心,一名参谋军官答道:“夜晚,协民军不能确认敌人数量。应该在数十到数百人之间。” 赵昌皱了皱眉,说道:“这么少的敌人,县衙怎么会抵挡不住。” “敌人应该都是职业者,他们在夜色的遮掩下,协民军的士兵,恐怕难以主动出击。他们能够暂时防住县衙,还是我们给协民军的部分士兵,发放了手枪的缘故。”参谋军官答道。 赵昌点点头,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仅仅是县衙遭到攻击,协民军的军官又怎么会向他们求救。 “敌人还在城中到处放火,许多民房都着火了。有些协民军的士兵,他们本就是本地人,不得不参与救火。这才导致协民军力量薄弱了不少。”参谋军官无奈说道。 啪!赵昌怒而拍桌,道:“他们太无耻了!难道一点也不顾及平民的生死吗?”在城中放火,一不小心,必然引起大火。大火一起,那就不是烧房这么简单,而是烧成。城中的百姓,稍不小心,会被烟熏,晕倒,救治不及时,重则丧命。 “立刻派特战队,消灭一切不稳定的因素。任何破坏秩序的人,都可以立即击毙。”赵昌当机立断下令。 象山县的兴华军临时组建的一支特战队,从兴华军指挥部出发。 虽然特战队的人数不多,但他们都是精英。 魏无忌,三十五岁,西林城户籍,曾因在军中表现良好,进入兴华城军官培训营培训,少尉军衔,擅长使用狙击枪,此次担任特战队的队长。 接到命令的时候,魏无忌花了半分钟,无比认真地对他的队员说道:“在我的队伍里,服从命令是你们唯一的天职,违抗上级命令者,直接击毙!指挥部给我们的任务,是肃清城内的敌对分子。这些敌对分子,包括潜入城中的敌军人员、扰乱城中秩序的乱民等等。我们可以直接击毙他们,无需审判。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是,长官!”众人答道。 “象山县不大,第一个任务,我们将沿着主干道,一路清除敌人,直到县衙。救火救人的事情,不管我们的事情。我再强调一次,我们的任务是肃清一切敌人!”魏无忌说道。 “是,长官!肃清一切敌人!”队员答道。 “出发!”魏无忌手持一支狙击枪,挥了挥手,说道。 特战队的队员,每五个人一个小组,配备一个对讲机,人人手持冲锋枪,听令转身出发。 三分钟之后,特战队赶到城中居民区一角,魏无忌他们看见几栋着火的房子,有居民正在泼水抢救灭火。 魏无忌没有理会,他吩咐队员按照分组,分散开来,小心观察周围,注意检查放火的人与任何可疑的人。 唦唦唦,对讲机里传来声音。 “三组发现在小巷里发现几名可疑的人,他们鬼鬼祟祟。” “他们有危险行为,就直接击毙!” 魏无忌平静地答三组队员的问话。 砰砰砰 十几秒之后,小巷里传来枪声。过后,对讲机又传来声音。 “他们是城中混混,正试图浑水摸鱼,抢劫民宅。” “很好,做的不错。”魏无忌道。时间紧迫,他相信自己队员的判断。 这时,救火的居民中,有二三名协民军士兵协助,他们听见枪声,走向小巷。 魏无忌命令一名队员,向他们展示兴华军的证件。 兴华军的证件,贴着难以仿制的照片,兴华军成员无人能够冒充。 “长官,你好。”协民军的士兵向特战队队员敬礼。 “有少量敌人潜入,我们正在追击他们,你们继续救火。” “是,长官。” 交涉完毕,魏无忌命令特战队继续前进。 “有人纵火!” 不一会儿,魏无忌他们听见城中居民叫唤。那些居民,发现了纵火的人。 魏无忌他们急忙加快速度,赶过去。 赶到的时候,魏无忌他们看见了三四人正举着刀剑,对发现他们的居民,挥刀砍杀。 这时,不用魏无忌下令,特战队队员举起冲锋枪,便冲上前。 魏无忌也举起手中的狙击枪,瞄准一名敌人。 砰! “兴华军军士赶到,立即撤退。”敌人见到魏无忌他们,顿时慌了起来,转身便跑。 魏无忌微微一愣,手却没有停,继续扣动扳机。 砰! 砰砰砰队员也随之开枪了。 不能让他们逃了,他们一旦逃走,魏无忌他们就不容易找到他们。况且,魏无忌他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支援县衙。 县衙内的协民军不是关键,关键是协民军的领导层,是兴华商会。兴华商会的主要代表,车恩仁就驻扎在县衙里,管理协民军以及象山县的民政。兴华军不能对兴华商会的成员无视,必须要采取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