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晋国绛城 (第2/2页)
规矩,还要验明身份、缴纳保金,不过昱有王室背书,其他事情倒是不用麻烦。 很快就有着兵士骑马过来,交给了士榖一份帛书。 至于上面写了什么,大概也就是说明准许通行,带入王宫之类的。 “王孙,您现在可以进城了,作为迎接您的臣下,也会随从保护您到我晋国的臣殿。” 王孙昱代表的是王室,自然不能在面前说“王宫”二字,作为臣子的诸侯在王室面前,要称呼本国的王宫为“臣殿”。 士榖没有逾越周礼,不光在之前好生招待,现在还让让兵士安置在马车的两侧。 就这样,九乘马车一下多了很多的晋国兵士护送。 晋军在两侧大声吟唱风雨,马车上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晋国对王孙的特殊待遇。 轮毂滚滚而动,载动马车的两匹宝马在刚才在那安置的马厩吃了晋国上好的马料,倒是精神了不少,行动起来快了许多。 昱迎着冷风,心中想着终于还是到了这个地方。 看着不远处有一方夯土和石块混搭的城墙,昱问阅夫子:“夫子,那处是谁的食邑,看起来也挺大的。” 国有国法,邑有邑规。
一般的食邑,城墙外都是简洁利落,大多都是使用夯土和石块,且范围和高度有限制。可望过去的那处食邑的城墙比一般的食邑要大得多。 “您不去问一下身为晋国人的士榖,反而问我这个从来没有到过晋国的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夫子抱歉,我习惯了。” 昱也没有再去询问,贸然询问他人的封邑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后来的昱才知道,那里是赵氏的封地。文公特地让赵衰的赵氏一脉留在了绛城的不远处。 绛城是一个很大的城池,光从城墙的高度就能看出。 还没到绛城,就能看见那高耸的城墙,比洛邑的二丈之墙还要高上不少。 从城墙的高度也能看出,晋国不想位居天子之下。 王室衰微,是个大国都想得到那个天下共主的名号。 只是他们不敢,都在相互牵制; 除非有一天,有那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兵力强盛到不畏惧其他国家的攻伐,不畏惧书生笔墨的谩骂,不畏惧世人的眼光,灭掉又或囚禁王室。 不过昱知道,这个世间是不会有那样的国家的,起码现在不会。 虽然他了解不多,可是却知道能够有那种实力的,是秦始皇所在的秦国。而如今秦国被晋国压制,说明王室之危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晋国三分,秦国吞并巴蜀,又有商鞅变法、历代君臣不懈努力,后世能够统一天下的国家还不知道会不会是秦国。 虽然晋国的三军六卿在以后会把晋国的军政独揽,虽然晋国还在施行周礼下的分封,可是在目前来看,他就是中原最强大的国家。 未来总是未知数,如果只是靠着先知先觉就能把握天下大势,那天下的聪明人也都可以回去种田了。 望楼上的守卫看着马车朝绛城而来。 代表王室的“日月旗”和在旁守护的晋军能够说明来者的身份,守卫大声的对着下面守城的兵士说道:“开城门,王孙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