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流言终局 (第2/2页)
这样的谣言。 阅向来是了解自家人的,可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家竟然会出现这样一个凤雏。 该说他运气好呢还是命运偏向王孙呢? 阅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也占卜不出来结果。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哪怕事先准备得再好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变化。 可是,现在看来终究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昱也在此时有了给郭偃写信的兴致。 “见字如面,太卜现之。 近日以来,有刺客暗伏,所幸无碍,可现想来还隐隐后怕,好在刺客是个忠义之士不愿加害于我,不然我就不能再与您写书信了。 我在晋国受到了这样的威胁,请您一定要禀告晋侯,我现在怕得都不敢入睡,生怕又有刺客上门,请求您庇护我吧。” 这份书简的目的不仅是拉近关系请求帮助,更是将害怕和无能展现给他看。 写完这封书信昱又开始写起寄到洛邑给父亲母亲报平安的消息。 他在晋国受到的流言和刺杀没有并没有和父母说过,就像在外的打工人不肯将委屈告诉父母一样。
怕他们担心。 “这世道啊!” 在晋国的勾心斗角很累,可是他必须要这样做。 对比百姓的贫困,他实在是好得太多太多了。 这些被贵族们烙刻下思想钢印的庶民们不是后世那样有人权的百姓。 这个时代有权力有地位的只是能是贵族,除非有着王公贵族的扶持,庶民还是庶民。 透过书房的木窗,昱看到高升的太阳,和在外叫喊的闵。 那是闵又在试药。 闵这个随从天分不高,可是她主动提出要记录和明确各种药草的药性和作用,所以时常让一些有病没病的兵士和随从为她试药,她自己也尝了不少。 因为昱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光是凭借他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不足做到的,昱只能让那些有天赋的人去探索,去追寻这些智慧,想来也能为后世积攒一些底蕴。 “不过...几个人的话会不会不太够用,要是这个时候有诸子百家在就好了,可惜我的名义还不足以驾驭百家,也没有网罗那么多人才。”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有志之士和有能力的人不在少数,可惜有些身在世家,有些落在郊野,要想寻找人才何其不易,只能是让人才自己送上门来,又或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找。 这世间不可能随手可见的都是郭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 这里没有招聘的广告,想要招贤纳士还得需要名声,和他人愿意追随的品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主更要自身强。 打开门的昱看着院落内巡逻的兵士和门外那些形形色色只为看一眼槐树的人。 “明天会好起来的,对吧。” 外面的阳光依旧,下面的人还是在原地踏步,大槐树旁有些人在赞叹,有些人还是沉浸在以前被欺压的日子,贵族老爷们在院里鞭打下属,读书人正唱着歌。 当你在想着未来会好起来的时候,现状向来是不好的。 人生亦是如此,就像那奔流不息的黄河,虽然有着东去大海的志向,却流程缓慢,征程多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