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兴之主_第七十一章 仁义留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仁义留名 (第1/2页)

    王官之中,有几个角抵的武士围在一起,他们向来是喜欢聚在一起谈论的。

    在比试较劲完毕,赤裸上衣、穿着宽松的黑裤,几个人都会流着汗在那谈论古今和天下的大事。

    此时的秦军已经退兵,他们感激于王孙和退兵的秦伯,不由自主的聊到了他们。

    “我从前以为,天下已经没有了崇尚正义的君子,直到我亲眼见到了秦军的退兵,我才知道了这世间原来是有君子的,秦伯的道义和王孙的仁德是我们亲眼所见,这样的人,正是我等一直寻找的君子啊!”

    “王孙昱可真是真君子啊!”周围的人忍不住赞叹。

    “不将仇恨加以百姓,看看王孙说的这句话!到底是怎样一个仁德君子才能有着这样的觉悟!”

    “我觉得王孙信中写的那句“百姓是神明的主人”才是写得好!”

    “不不不,我觉得那句“君子从义,小人从利”才写得好!一下就把君子和小人都区分出来了!我等以前还自标他人为君子,现在看来,是多么的不道义啊!”

    “我觉得秦伯识礼明义,没有过多的侵犯我王官田地,这样的人也是君子!”

    “秦伯任好可真是讲信义之人啊!”周围人再次忍不住赞叹。

    “是啊,只可惜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不能追随秦伯和王孙,这是我们的遗憾啊。”

    “回乡之后,我要把王孙的事迹给我的兄弟和同乡们好好讲讲,让他们也知道王孙这样的君子!”

    “俺也一样!”

    “同去同去!”

    几个武士在谈话中明确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估计秦人自己也想不到,仗还能这么打。

    打完之后,王官的人并没有责怪他们的攻伐,反而赞扬起了他们的道义。

    王孙昱做的事情晋国人很快都会知道,而且不用太久,这样的惊天之举将会在各国流传。

    晋侯欢是很生气的,他为此还在私下的屋舍中召见了赵衰和归来的郭偃。

    “您不是说过王孙留在晋国是件好事吗?可我怎么看都感觉王孙留在晋国是个祸端!

    您能够告诉我现在他能给晋国带来什么利益吗?

    我虽心善,可也知晋国天地的变化,若是任由他发展下去,晋人该赞颂的就不是我了,而是他!”

    自古以来,国之德行者只能有一人,那就是国君,虽然礼乐崩坏,可这样的观念还是在无形之中固化。

    国君能够将他的仁义让给他的卿士,让他们做本国的贤人,可是绝对不希望有一个外人在本国之内也有着名望。

    哪怕仁德是假的,可百姓要称赞的还是他。

    现在有人正在窃取晋国百姓的信仰,尽管此时他还没有力量,可是已经让晋侯有了忌惮。

    连赵衰和郭偃都不禁有了些对于事态把控不住的心悸。

    人的见识是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上的,毕竟没有见过原子弹的人是不会明白原子弹的威力,没有接触过的人只能靠着自身的见识去衡量他人,而这样没有见识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低浅的目光而被人拿捏。

    此时已是礼崩乐坏,很少有人主张信奉周礼、遵循道德;就像之前的宋襄公,仁义为先,尊礼法,到头来还不是被楚国打败,成为现在的一个二流之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