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兴之主_第九十三章 王孙论贤(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王孙论贤(下) (第2/2页)

贵的。

    一个庶人,如果常年累月经营田地、遵守礼法、不做恶事,那这样的人也是高贵的。”

    仲行又连忙打开竹简,又拿起略有红肿的手开始刻录,认真起来的他眼中尽是激动的神情,疯狂的样子让姬昱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面貌。

    “王孙您说得太有道理了,要不我就跟着您学习吧。”仲行刻录之间不由说道。

    针虎撇了一眼连忙扯他的袖子,低声道:“你我三人都立下过誓言,要为了秦伯而死,可现在怎么能够投身于他人之下呢?尽管王孙有道理,可你也不能追随于王孙啊。”

    仲行面色上的疯狂没有丝毫变化。

    “我向王孙学习,正是学习他的道理报效秦国,有王孙这样的贤人,我向他学习之后不是能够更好的为秦伯而死吗?”

    针虎和奄息恍然大悟。

    “我们要学习您的理念,实现自己的抱负!”

    姬昱有些无语,这些秦人说话的声音很大,打的算盘他在不远都听得一清二楚。

    “尔三人身为秦使,怎么能够留在我这里呢?这是不合周礼的,要是秦伯怪罪又或者因此起疑,那倒是我的罪过了。”

    三人恍然大悟,连忙称谢,并让身后的侍从去告知马车上的秦仆,那里有他们所带来的礼物。

    他们在拜访之后赠送了美玉十件、布匹若干、羔羊十来只,还有秦国来的婢女和歌姬。

    对于婢女和歌姬,姬昱都回绝了,他说年纪尚幼不宜接近女色,这让子车三子再次感慨王孙的高尚品德。

    看看人家,年纪不大说的道理却是一点也不少。

    他们回去之后一定会教育孩子,让那些秦人的孩子都好好的向王孙学习。

    只是秦人教育孩子的手段可能会有一些粗暴,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不是美好的回忆。

    在马车旁,三人看着王孙的屋舍伫留许久。

    他们来此获得了道理,实在是不愿意离开,只是他们身为秦使,有着相应的职责。

    来后不久又要离去,这是使者的职责。

    他们不能一直待在访地,要是因此而泄露出秦国的情报的话后果可不是他们能够负责的。

    在颠簸的马车上,奄息三人在一辆马车上一起钻研抄录的言行。本来秦使有三车,可却因为这竹简,都挤在了一起。

    这个时代能够记载言行的大多是君主和大臣,不过对于有德行的人倒是格外宽容,不然史书上也不会记载那些看似无关的贤人了。

    随着他们在返回秦国的路上,遇到一个人就停下,诉说他们访贤的故事,如果遇到书生,还大方的让生看竹简抄录。

    秦人大度,有什么话都想和人说,一路上走走停停反倒是把王孙论贤的故事传出去了。

    《王孙论贤》:

    有秦三人访王孙......

    .....

    物者,智也,非贤。贤者,仁也,多道。

    有贤则有不肖,有德则有缺。

    小惠若贤,贤者多矣。大义若贤,贤者少矣。

    贤无本,有不同。

    下德者,从业有序而出众者,为贤。

    中德者,礼上恩下以德服人,广怀引荐、国人习拟,为贤。

    上德者,下德中德之能皆而有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日常有三省:学乎?德乎?与天下利乎?

    王孙生而有仪,不以小德,以求上德者。是故勉励,今仍有不足,故言不贤。

    .....

    王孙言贵人....

    因为篇幅太长省略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