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入宫献宝 (第1/2页)
翌日,连夜加急印好的两千份报纸摆在了别院书房的桌子上,淡淡墨香弥漫着整个书房。 两千份,对于近百万的长安人口而言,只是一滴微不足道的小水滴,所以这只是第一批。 张二狗正带着别院内的下人不眠不休的加印着第二批、第三批。 张拯折好一张,又将活字印刷的小铅块单独挑出一份装进了一个精美的木箱里。 将这些报纸分成了二十份,交给从国公府带来的二十个小厮。 张拯拧上装满小铅块的木箱,带着二十个个小厮就返还了长安。 …… 进了长安城,已是正午时分,张拯吩咐一众小厮将手里的报纸分发到长安各处。 尤其是各大酒楼里的说书先生,以及国子监那些每天闲得蛋疼的监生必须人手一份,不识字的不能给。 张拯吩咐完,众小厮便四散开来,融入了长安。 而张拯,则是只身来到东宫。 既然决定要改变一些事情,帮助李承乾实现他的理想。 那么献宝这种能给李承乾增加政治资历,又不会引起帝王猜忌的事情,就需要李承乾参与进来。 以张拯的年纪,和他与李承乾的关系,再加上贞观朝此时人才济济的状态。 张拯真正想要真正走到权利的巅峰,必然是下一代帝王的事情,所以,这也是一种投资。 张拯独自入宫献宝与李承乾引荐献宝,背后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 张拯当然可以直接去见李世民献上活字印刷术,但这也只能代表张拯立下一个功劳。 但是叫上李承乾一起去就不一样了,那便是太子慧眼识人为国荐才。 当太子不能一味的苟在东宫,还得时不时在帝王面前刷一下存在感。 又不能让帝王感觉到威胁,所以时机就要拿捏得巧妙。 张拯对于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捋得非常清楚。 畅通无阻的进入东宫,随便逮个侍卫问清楚了太子的位置。 李承乾果然还在上书房上课,张拯便朝上书房走去。 来到上书房门口,无视了两个守在大门阻拦闲杂人等的侍卫,抬脚便走了进去。 自己可是圣旨敕封的太子侍读,又不是什么闲杂人等,虽然拢共就来上了一天学。 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张拯刚进入大门,老李纲也结束了对李承乾的授课。 “咦,拯哥儿?” “嗨,太子殿下,李师,中午好啊。” …… “巧夺天工,巧夺天工。”老李纲反反复复的念叨这四个字。 老头子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教化天下,此刻终于看到了教化天下的希望,八十多岁的老脸上抑制不住惊喜的神色。 含情脉脉的轻轻抚摸着张拯带来的这一箱子铅字,像是在看一件稀世珍宝,整个人都快魔怔了。 “这么说,拯哥儿你消失的这些日子就是去弄这个东西了?”李承乾拿起一个铅块在手上反复掂量。 两人对视一眼,看着魔怔的老李纲面面相觑。 “李师,李师……”李承乾叫了好几声,老李纲终于从自言自语的魔怔状态下清醒过来。 “老夫失态了,失态了。”老李纲回过神来,摸着胡须说道,看张拯的眼神像是看一件绝世宝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