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青山白鹿为伴  (第2/2页)
“昨夜司丞遭遇不测,阴行散人立即出山,世名房无恤!”    房无恤,他很惊喜自己有了名字,但是这一刻,千钧重担也落在自己肩头。    命令一到,一刻不能耽误,他把竹筒和纸条扔进火炉,拿起桌上的竹扇站起来。身后的白鹿很有灵性,马上起身,站在亭子外面。    房无恤飞身跃上白鹿,拍拍鹿背,白鹿立刻明意,冲破薄雨,踏着山间碎石,跃上山脊,在山脊上飞奔。    他身上瞬间被雨水打透,俊秀的脸庞贴着几缕头发,满脸雨水,他顾不得擦干,趴在鹿背上,躲避树枝。他的青衫被雨水打透,贴在白鹿背上,白鹿时不时抖动,他马上明白,将青衫脱下来握在手里。    奔跑了半个时辰后,雨停了,但是雾越来越浓,白鹿越过一丛灌木,石头小路变成了泥土路,奔跑更加平稳。又飞奔了数里,转过山脚,浓雾消散,阳光普照大地,眼前瞬间豁然开朗,雄伟的长安城跃然眼前。    白鹿朝着长安城的方向飞奔,身上的雨水干透了,在平地上,它脚下的步点均匀,速度越来越快。    南岭在身后渐行渐远,房无恤回头看看身后生活了二十年的岭谷,他们隐没在浓雾中,仿佛在告诉房无恤,既然此生都不可以再回来,那就忘了此地,专心完成自己的使命。    房无恤此行的使命,是大唐坚守百年的承诺。    太宗二十二年,太子思念母亲,一心“思报昊天,追崇福业”。为追念母亲长孙皇后,六月令人在晋昌坊修建慈恩寺,十二月寺成,填充度僧三百人,并令神僧玄奘移就慈恩寺继续翻阅经文。    和神僧一同进寺的,是他取经路上使用的九环神杖。本朝敬佛,每个寺庙主持,都有一柄神杖,和九环神杖同等的法器很多。但是神僧这柄法杖,却有让世人觊觎的秘密。    太宗三年,神僧从长安出发,西去旅途艰险,九死一生。穿越河西走廊,也不知道走了过了多久,他路过楼兰国。    楼兰国本来就与大唐交好,听闻大唐神僧到来,亲自出城相迎,和他讲经论道,半月有余。    可就在此时,密泊大举进攻楼兰,很快打到楼兰国都。    密泊国王觊觎楼兰古国很久了,楼兰国处于丝绸之路上,有一片绿洲,放牛牧羊,有从雪山流下来的甘甜的清水。前后都是沙漠,来往商人必须在此补充食物清水,楼兰用牛羊清水,换了数不清的宝物。而这些宝物,都藏在历届楼兰国王的墓里,墓已经被淹没在茫茫的沙漠中,要想找到,只能抢到楼兰古墓图。而古墓图,只有历任楼兰国王才知道,其他人都没见过。    吐蕃国师用法器在楼兰国都的南边催动风沙,半个时辰,风沙笼罩楼兰国都,城中如同黑夜,街道上积了一尺厚的流沙,人呼吸行走极其困难。就在此时,吐蕃一万多死士,趁机攻城。    眼看楼兰国都不保,国王令工匠将《楼兰古墓图》和楼兰御沙绝技《楼兰诀》藏在神僧的九环神杖里,约定交给楼兰后人,命数百勇士将唐玄奘送出楼兰国。    国王将秘密告诉太子后,马上跑上城楼,施展楼兰诀中神技百里沙盾,迎着风沙的方向,竖起来一道盾墙,挡住了城外射进来的弓箭和沙土。他的旁边,国师使出含沙射影,将黄沙万道沙剑,射向吐蕃死士。眼看已经挡住吐蕃的进攻,没想到楼兰国师早已被叛变,一道黄沙聚集成剑,快速刺穿国王的胸。国王瞪着眼看着国师,眼里全是愤怒,倒在血泊中,沙墙倒塌的时候,密泊的箭如雨下,守城将士死伤惨重,城墙失守。    城破之后,全城的百姓成了俘虏,太子瓦尔斯穿着布衣夹杂在其中,被国师发现,砍了脑袋献给密泊国王,气得密泊国王一刀劈死楼兰国师。就因为楼兰国师的这个神助攻,古墓图的秘密被保存下来。    等神僧取经回来,经过沙漠,再去寻找,曾经繁华热闹的楼兰古城已经找不到了。原来密泊国师的功力低微,根本没办法像楼兰国国王那样,施展神技挡住风沙,保护城池。那一战之后,楼兰古城淹没在沙海之中,消失在世界上。    回到长安,神僧便将秘密说给圣人,圣人命房相设慈恩秘卫司,保护九环神杖,遵守大唐的诺言。    此后,房氏世代担任秘卫司司丞,守护楼兰遗宝,守护大唐的承诺。    今天,这个责任落在了房无恤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