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贰回 遇昭仪雄心再起,造惊雁真龙又现 (第1/2页)
却说刘阿斗一夜无睡,彻夜通读蜀汉历年奏章,当即明了如今局面。 现如今刘备刚刚亡故三年,南中发生叛乱,诸葛亮提兵前去平叛。 如果按照历史轨迹来说,接下来便是诸葛亮上《出师表》,开始第一次北伐了。 李世民看到这里才放宽了心,这个时候的蜀汉还有一战之力,要是自己来的是诸葛亮北伐结束、甚至是五丈原之后的话,恐怕就算自己是三头六臂、真武大帝下凡都回天乏术了吧。 李世民又看起了蜀汉的军政情况,当下蜀汉经诸葛亮几年管理,已然有了三十多万户,一百多万人口。 按照十取一征兵的话,能够征得能战之兵十余万,而当年马超带来的凉州骑兵也还剩下一万有余。 李世民自起兵以来,惯用骑兵冲锋,要是真让他指挥步兵作战,恐怕还不如诸葛亮呢。但如果给他一支精锐骑兵,只怕马踏许昌也是指日可待了。 李世民遂看朝中奏疏,几番推敲之下,明了如今的蜀汉政局。 自刘备夷陵大败之后,原本的老班底已然死伤殆尽,什么关张马黄等虎将都已身亡,现在唯独剩下了赵云、王平廖化等人,但是就这几个猛将想来也足够自己踏平中原了。 李世民查看奏章直至凌晨方才吹灭烛火,一人走出宫殿,独自步于中庭,心中也起了兴致,看起了这汉家宫廷,对比起大唐宫殿,也别有一番滋味。 此时深宫之中尚无宫人行走,唯有大唐天子踱步其中。 李世民忽地闻听墙外有宫人打更,呼曰:“圣皇降世平寰宇,天策上将显英明。直道金凤真天子,马踏长安两汉情。” 李世民推门而出,却见门外空无一人,只留风声作响。 李世民不曾多想,寻得弓箭若干,拉弓引弦三射长空,听闻箭声射落百余步外,方才大笑道:“天生神力未失,天下谁人能敌?” 宫中走出一女子,长发红袍好不诱人,见得李世民道:“陛下神力,妾佩服。” 待得李世民回头望去,那女子踱步近来轻声问道:“不知陛下安康否?” 闻听女声宛如莺莺燕燕,又如山间清泉,清灵入耳,让人想入非非。 李世民前世,驾崩之前已是垂垂老矣,任凭后宫佳丽无数,也早没了享乐之本,如今见这女子唇红齿白,身形瑰丽,当即起了同好之心。 李世民答道:“朕安。” 女子俯身作揖道:“陛下安康便好,妾本想探望陛下,奈何皇后娘娘三日衣不解带,劳心伺候陛下,妾尽管有探照之心,也只得忧心而已。” 李世民轻抚女子长发,借得白月皎洁,更见女子妩媚,道:“劳汝费心,朕已痊愈。” 女子作揖长叹曰:“妾姓李,受封昭仪,前日进得宫来,还未得陛下宠幸,今日有幸见陛下神力,此生无憾矣。” 李世民仰天长笑,不曾想这汉家宫人也如此有趣。 李世民仔细一想,仿若在史书中曾见过此名,未曾来得及多想,便听闻李昭仪道:“烦请陛下移步宫中,待妾焚香煮茶为陛下压惊。” 李世民轻轻点头,跟随李昭仪去往宫中。 一路上李世民见李昭仪身形妩媚,宛如摇风摆柳,当即起了宠幸之心。 待到宫中,李昭仪唤来宫人焚香点烛,又煮茶置于案前。 李世民见其身段优美、手指纤细,便问道:“不知爱妃通晓琴理否?” 李昭仪笑答道:“家父生前信孔孟之道,君子六艺均传妾身,自幼习琴,如今已十年有余了。” 李世民闻言更起兴趣,轻声道:“烦请爱妃抚琴为乐。” 李昭仪闻言起身作揖答道:“遵命,陛下。” 当即唤来宫女,摆设案琴。 李昭仪遥坐堂前问道:“不知陛下愿听何曲目?” 李世民细细思考片刻后说道:“愿听《幽兰》、《白雪》。” 李昭仪笑道:“陛下这是在考量妾身。”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还请爱妃抚琴。” 李昭仪笑而不答,芊芊手指拨弄琴弦,悠悠琴声响彻宫中。 李世民饮茶听琴好不自在,待两曲结束,李世民又手书琴谱交于李昭仪道:“请爱妃再奏此曲。” 李昭仪接过琴谱放在手中仔细观看,许久之后大惊失色,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