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尘埃日记 (第2/2页)
十分狂乱,看起来就像抽象派画家的涂鸦,可以想象这位研究员在巨大的打击下精神或许有些失常。直到一个多月后,他才恢复了记录。 “2199年10月1日。今天是我31岁生日。这些天我过得浑浑噩噩,好像活在梦里。其他人也没比我好多少。但仔细想想,我们或许还算幸运。至少我们还活着,而且不用为食物和饮水发愁。…” 这张纸上有些许褶皱,如果猜得没错,这应该是研究员的泪痕吧。 两个读者的心情也跟着变得十分沉重。 活着确实是幸运的,至少比那化为灰烬的一百多亿人更幸运,但幸运并不代表着幸福,相反,活下来或许意味着更多的痛苦。 遭遇核爆炸袭击后,四名科研人员就在这座地下发电站开始了暗无天日的生活。期间他们多次冒险外出探索,但却没发现哪怕一个幸存者。 “2201年7月16日。不知不觉,我们在地下生了整整两年。信号至今没有恢复,我们都明白,敌人投放的肯定不止那一枚核弹,遭受到轰炸的也不止这一个地方。不知道有没有人及时进入避难所,我们会是最后的幸存者吗?…” …… “2205年3月12日。陈教授去世了。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临走前抓着我们的手,没留下任何遗言。想到我也将在幽暗的地下度过余生,最终死在这里,我感到有些害怕。我们乘坐电梯,将陈教授安葬在了地表。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些老鼠,它们已经因为辐射产生了可怕的变异,体型大得吓人,浑身都流淌着脓血。地表已经成为炼狱了…”
…… “2207年4月4日。张岚也走了。他是自我了断的。我和之墨像安葬陈教授一样安葬了他。他是在绝望中选择的自己的结局吧…真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到哪一天。…” …… “2217年3月9日。我可能要死了。最近身体状态越来越不好了,而且经常梦见我的爸爸mama和小月。仔细一算,我居然在地下生活了将近二十年。这样活着也是一种痛苦,作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我居然在幻想,不知道死后能不能见到他们。…” 后面的日记频率逐渐降低,有时十几天才会写一篇。里面的内容也逐渐趋于荒诞,可见这位研究员的精神状态已经很不正常了。 终于,时间来到了2218年1月1日。这是日记的最后一页,这一篇只有一行字,且字迹明显与之前不同。 “2218年1月1日。李益去世了。我成为了最后一名幸存者。或许我也没有多长时间了吧。” 厉觉缓缓阖上稿纸本,日记到此戛然而止。 联想到负四层那具尸体身边的铁锹和此时床铺上的这具尸体,可以猜测出,日记的记录者李益去世后,那位胡之墨到负四层寻找工具准备安葬他,却恰巧死在了路上。他们近19年的地底生活,在2218年的第一天画上了句号。 看完了日记,让人心底不禁无限唏嘘,深深代入到那种茫然和绝望当中。 两人将床铺上那具尸体抬了下来,与负四层的尸体一同,利用库存的燃油火化。炽烈的火焰很快覆盖了研究员的遗体,也吞噬了19年地下生活中nongnong的孤独。 熊熊火光映得厉觉脸上明灭不定。他掏出从李益口袋里翻找出的工作证,照片上那张年轻帅气的脸庞仿佛还挂着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