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节 逃生 (第2/2页)
一群哭着的宫女帮忙下,解带自缢而亡。 崇祯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 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 朱由检忙又召来十五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 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就要砍她。 王承恩心有不忍突然大声道:“陛下,杨潮部将忠勇能战,将公主也送走吧。” 崇祯的刀终于没有落下,而是随手扔到了一旁,跌坐在御座上哀嚎起来。 王承恩一把将一脸恐惧跌坐在地的长公主朱媺娖拉起来,让两个宫女立刻带出去,追上前面的皇子。 静了静,崇祯依然勒令剩下的嫔妃自缢,包括一个五岁的女儿昭仁公主,他告诉妃嫔们,与其待贼入宫受辱,不如早早去死,一个个妃嫔哭着上吊,房梁上垂下了一条条白绫,吊着一个个平日里贵不可言的生命。 但是崇祯却没有自杀,他换上了便服,此时却准备出城,他还幻想着能够混出去,他混在太监中出东华门,出东华门,东安门,最后至朝阳门,假称自己是太监,可是朝阳门守兵已经投降,守门的人请天亮时验明再出。命令太监夺门又不成,便忙派人到负责城守的戚国公朱纯臣家,朱家人说朱赴宴未归。崇祯又赶到安定门,门闸太沉重,无法打开。求生的路被彻底截断了。 “杨将军能保皇子平安吧!” 崇祯喃喃说道,此时他身边就剩下了一个王承恩,其他的小太监们,看到跟皇帝一起也无法逃生后,一个个自己跑了。
王承恩道:“陛下放心,杨将军部下个个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在三军中杀个七进七出。” 崇祯苦笑:“早该诏令杨潮勤王的。” 他并不了解杨潮,只是在这最后时刻,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因为他的朝廷反应能力太差了,李自成都出现在了昌平等地,他才发出了勤王诏令,这时候别说江南的杨潮了,就是近在咫尺的通州等地勤王怕都来不及了。 事实上只有一个唐通来勤王,结果还跟他派去的监军太监,一起投降了。 一通乱撞,崇祯和王承恩,不知不觉的走到了煤山。 走到寿皇亭,王承恩扶着崇祯在亭中歇息,对面是一株歪脖树。 突然看到皇宫方向燃起浓烟,皇宫失火了,崇祯又不由得悲从中来。 突然撕下了自己的衣衫,咬破了手指,写下了一封血书。 王承恩在一旁看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只见崇祯写完,果然扔掉了冠冕,拉下发髻,将脸面盖住,将衣袋挂在寿皇亭的大梁上,伸出脑袋套上上去。 王承恩静静的看着,也没有阻止,也没有劝谏,只是一个劲默默的哭泣。 等皇帝的身子不动了,王承恩将他费劲的放下来,抚平身上的衣服,摆放整齐,然后默默的走向对面的老树旁,他也解开了衣袋,做成了一根吊索! 几个太监和皇子从东安门上缒下来的时候,余继业三十个人已经打退了两拨李自成大军的攻击,要不是他们在这里挡着,东安门又是在东边,距离李自成大军最远,恐怕早就破了,即便没有被攻破,城上的士兵大概也投降了。 几个皇子一下来,余继业立刻决定撤退,没有必要在这里撑着了,李自成军一次比一次人多,刚才他们硬是费力的大腿了五百人的攻击,他们也已经疲惫了,而且还有三个人身负重伤。 “脱几件衣服!” 余继业让手下去拔了几件农民军的破衣服过来。 然后让皇子们换上。 发现皇子们穿着锦衣华服不说,怀里大大小小的还装着大量的珍珠宝玉。 余继业不由叹了一声,一把抓过来,在地上乱洒起来。 看的一个个太监和皇子心疼不已,但是此时没有一个人敢阻止,第一次他们对身份低贱的士兵产生了一种恐惧。 刚刚弄完这些,突然城上又下来几个人,都是靓丽的女子,让这些大头兵一个个不由眼前一亮! 这些女人的衣服就不好找了,余继业也没有时间了,因为更大的一群农民军攻了过来,幸好他们在地上洒的那些宝贝起了作用,农民军士兵们一时间争抢起来,没有人来追他们。 在太监们的带领下,在皇城附近走街串巷,沿途避过好几拨说不出来是哪方面的军队,已经到了一面城墙前。 这是内城墙!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