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六节 平叛 (第1/2页)
扬州城有甘肃的兵,此时城中军队混乱,全国各地的都有,甘肃的四川的贵州的,都是因为天下大乱败退到江南来的,这种复杂的状态,让杨潮想整顿都无从整顿,反不如在海州时候来的痛快,组织民壮都比这五花八门的军队有用。 全国各地的乱兵,甚至语言都不通,这些士兵都在城中,史可法安排民宅给他们居住,天天都有主人跟士兵之间的冲突,被偷了钱了,被抢了东西,被揍了之类,甚至还有被yin了妻女的。 这些杨潮都只能忍了,可这种直接造反的,那就肯定不能忍了,必须出重手弹压,千万不敢有丝毫大意,否则其他军队效仿不说,恐怕史可法的权威将荡然无存,主帅没有权威,还如何指挥十万军队。 史可法却摇了摇头,十分颓丧的叹道:“若攻杀,恐引起内变!” 此时这些人还在城中,甚至没有急着出城。 但是杨潮态度坚决,立刻叫过许多男:“集合全军,披甲冲锋,务必以最短的时间全歼反贼!不得有丝毫拖延!” 许多男领命而去。 杨潮必须要弹压,而且要快,如果不能弹压自然城内军心彻底荡尽,史可法再也指挥不了军队,如果慢了,怕是会让其他军队人心惶惶,以为城内大乱了呢。 史可法竟然也不阻拦杨潮,只是长长的叹气。 “史大人,请立刻出示安民告示。并晓谕各军,李栖凤高岐凤作乱,已被诛杀,要各军严防信地,不得有误!” 不但要快速平叛,还要立刻告诉其他军队情况,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至于大乱,而且借机震慑一些这些人。 史可法只是叹了一口气。似乎对军法不服管束已经麻木,对杨潮不顾他的态度默认了,让书办们去书写告示去了。 其实到了这时候,杨潮依然坚持通过史可法办事,已经比其他军阀强了太多了。 当然杨潮有自己的考虑,因为史可法是督师,有他这杆大旗才能名正言顺的勒令全军。杨潮才没有越俎代庖,尽力维护史可法的权威。让城中军队有一个名义上的唯一统领。 如果杨潮越权了,就给了其他军队一个坏例子,纷纷效仿之下,也不用打仗了。 所以杨潮还要做一个表率,哪怕事实上已经放弃了让史可法指挥,但是依然需要通过他来下达命令。 “杨潮,你的援军何时能到啊?” 史可法问道。 杨潮摇头:“多则十日,少则四五日!” 史可法又道:“可否发急报,让其即可来援?” 杨潮摇头:“来不及了。军令最忌朝令夕改。” 扬州到太平府水路千里,此时江淮以乱,快马不通,走水路过去,十天都未必能到。 而且就算到了,杨潮也不想下这个命令,已经跟王璞约定。十日后即可向扬州开发,如果突然更改命令,反而多了变数,反正只需要坚持最多十天而已,到时候自己的十万大军一到,就不用怕清军了。 但是坚守十天。史可法已经完全没有信心了,这几天天天都有坏消息,让他夜不能寐,日不能食,心血已经快要熬干了。 甚至发出的安民告示也充满了消极情绪,告诉百姓:守城他一力担当,不会连累百姓! 半个时辰之后。许多男回来复命,而且是请罪。 “请大人责罚,末将无能,未能全歼叛敌!” 杨潮不由皱眉,许多男所带士兵,都是百战精兵,还有自己的亲兵一起出动,一千多人的精锐对付四千对叛军,精锐没能全歼? “细细说来!” 杨潮命令道。 许多男这才详细说完。 原来李栖凤带兵离开总督府后,并没有急着出城,反而沿街劫掠而去,并且勾结上了川军胡尚友韩尚良部,总共上万人一起出城投降。 许多男刚刚击溃李栖凤部,却发现背后出现了川军,又是一番乱战,血染街头,没能全歼对方,让至少五千多人夺门而出! “我军战损如何?” 听完战况,杨潮也知道许多男没能完成任务是突发事故,情有可原。 许多男回道:“战死十余人,伤三十。” 杨潮点点头:“可有俘获?” 许多男道:“斩杀李栖凤,擒拿太监高岐凤,川将胡尚友二人,及甘兵川兵千余。” 杨潮点头道:“好!命人将首级装车,推上城墙顺城巡游。” 接着杨潮又对史可法道:“史大人,请邀各军众将前来,监斩叛军!” 史可法脑子充血,思维完全跟不上,疑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