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重修器经(下) (第2/2页)
,并按其内在规律,归纳了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九宫诸道,你们给我把所有道纹一一对应,填入其中。” “我们也来编纂?” 众人已经知道李晚最近在忙碌的事情,但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参与其中。 乌宁等人不自信道:“我们……我们行吗?” 李晚微微一笑:“你们不用担心,这些很简单的。你们要做的事情,也只是归纳整理而已,其他的,我已经完成。” 听到李晚这么说,众人才生起几分自信,连忙谢过李晚看重,然后便依命行事。 结果接手之后,他们才发现,各道纹果真已经有了李晚的注释,这编纂过程,更加是他们趁机学习的机会,不由得都大喜。 这件事情果真不难,十九人,每人分摊一下,也就是三百来个,结果,只花了半个月不到就完成。 乌宁代表铜山作场和记名**两方的众同门,把编订的初版交给李晚审阅。 乌宁奉上了初版之后,带着几分忐忑,对李晚说道:“我等学识浅薄,若有谬误之处,还请东主海涵。” 李晚笑道:“无妨,我会看过之后再发出的,你们此次参与编纂的最大任务,也是替我分担一些繁琐细致的琐碎之事,准确和权威方面,自有我保证。” 典籍这种东西,一字存疑,满篇尽毁,不过李晚自有诸多器道高手知识经验,花了半个月的时间逐一校正,也顺利把它审阅完毕。 不但如此,每个人的谬误之处,还被他细心地挑拣出来,发回给众人参详。
短短一个月不到,整篇《道纹录》,就大致完成了,李晚把它交给众门人反复核查,并又发出前、中两篇,给各方的大师们参阅。 到了他如今的地位,已经无需担心别人篡夺成果了,别的宗门和大师门下,也各有自己的传承,无法轻易改弦更张。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李晚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身份地位和实力,如果没有,光靠公众**和大势的支持,也只是空中楼阁。 大致完成《道纹录》后,李晚又再继续进行《法印新编》和《百宝谱》的编纂。 这些更加容易,因为他在这几年间,早已经整理不少了,此时所做的,不过是回顾总结而已。 各种法印的组成、运用,经典的法宝图谱,样例解析……俱都是些繁琐而又细致的活计。 依旧是自己把它们从《器宗大典》里面挑拣出来,命门人整理。 只不过,这一次便可以看出李晚的偏心了。 众人当中,全都能够参与前、中两篇的编纂,但是《法印新编》和《百宝谱》两部典籍的后篇,只有刑青天、刑友天能够接触。 众人失落之余,也已经若有所悟。 这刑家兄弟,怕就是师尊心目中的真传**人选了,自己若想要超越他们,非得更加勤恳不行。 …… 曰子一天天过去。 天南器道关注李晚的道场建设之余,也时不时打探他的进度,结果却惊讶地发现,小半年不到,就已经完成大半了。 “这实在太快了,**,当真是能人之所不能啊!” “这东西,他怕是也准备了很久吧,更有可能是古人秘传?” “是不是前人心血,我不知道,但是李道友能够把它拿出来与大家共享,还是值得钦佩的,这是我天南器道之幸啊!” 见到李晚这样,众人虽然心中多有猜测,但却无一例外,纷纷表示称颂。 有人阅读过三部典籍的前、中篇之后,发现前篇倒也罢了,就是中篇,对他们这些名师、大师们,都有所启发。 一时之间,整个天南器道,也掀起了借鉴和议论李晚所编纂典籍的热潮。 众人对李晚从何处得到这些典籍的说法众说纷纭,不过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李晚几年前前往中州,着实得到了不少的收获。 李晚也乐得由他们去猜测。 游历中州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他的护身符,谁也不知道,他在那次游历中结识了什么前辈高人,获得了什么神功秘籍,更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依仗和靠山。 这些被天南各方大师们借鉴的东西,也成为了沟通的桥梁,使得李晚的人面更广,自然,从中学到东西的大师们,也需要投桃报李,纷纷交换了一些自己压箱底的宝贝法门或者宝材回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