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燕王迁都的想法 (第1/2页)
大明公务员第五十六章燕王迁都的想法第五十六章燕王迁都的想法 其他人部落首领杀了帖木儿,会有巨大的声望,用来吃掉帖木儿的残部。毕竟,帖木儿控制区有整个中亚,伊朗土耳其等地方。燕王一战虽然击败了帖木儿,但是并不能一下子将帖木儿的地盘给吞并了。 ------- 中亚最好的土地,其实就是在几个山间盆地。 而帖木儿统治核心区,就是在后世阿富汗北部,中亚五国南部。 要明白,后世中亚五国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国,他们的国界不是自然形成的。就要考虑为什么苏联要这么做了。中亚最大的哈萨克斯坦。可以分为两部分的,北方与寻常俄国国家并没有什么区别了。只有南部以哈萨克人为主。 而乌孜别克人,已经其他三个斯坦,原本都是类似于中国的民族自治区。 后来独立了成为国家。 但实际上,这几个民族几乎是被俄国造出来的。他们都可以称为蒙古人。 而蒙古族群,可以将苏联国内很多民族给划进去。 这就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 苏联作为一个国家,主体民族数量不足。出于统治还有革命思想。自然要将民族化得越细越好。作为大股东持股数量不够,那就让剩下股东尽可能多。大股东才会有足够的优势。所以才有一百多个民族。 但是中国与苏联是不一样的。汉族的数量足够。偏偏学苏联划分了五十六个民族,须知在民国的时候,还是五族共和的。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这就是后话。 不过也说明,天山,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等一系列由青藏高原延伸过来的山脉北麓,又雪水为发源地流下的一系列要么汇入咸海,里海,还有沙漠之中的内流河,或者个别汇入北冰洋的河流。所冲击出来的平原。是整个中亚最好的地方。 最有农业潜力的地方。 而农业自然是一切的基础。 没有农业,什么都支撑不起来。 帖木儿的根本之地,就是在这一带。他多次迁都,其实都没有超出这个范畴。 其中撒马尔罕更是后世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也是花子模国的首都。是帖木儿不能损失的重镇。 但是而今,已经被燕王攻下来了。 帖木儿曾经雄心勃勃的要将这里建立为亚洲之都。进行了大量的建设。甚至后世这里很多建筑。都是这个时代留下来的。 而燕王一眼就看到了这座雄城。 帖木儿用心经营的地方,自然是很不错的。虽然比起大明的南北两京,等一系列重城,就根本不算什么了。但是在中亚这个地方已经不错了。以此地为根基,四处征伐,足以控制,中亚,西亚。乃至南亚很多地方。 称之为亚洲之都也是可以的。 当然了,这个亚洲是剔除中国的。 农业,手工业什么的都有根基,附近不少地方,也可以作为屯耕之地。 农业条件,不能说比西域好。但也相差不大了。说起来新疆农业,也是靠雪水,与这里相差不大。 伊犁距离这里也是很近的。 帖木儿在这里可以遥控西域等地,燕王自然也可以。 不过,燕王迁都在此,最大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这个。就是这里距离大明足够远。 燕王很早就明白了。燕王距离大明太近,并不是什么好事。 只要燕王迁都到这里。就证明燕国统治的核心区,就是这里了。西域成为双方的缓冲区。如此一来就能让大明皇帝安稳的看见一个强大的帝国崛起。 燕王对帖木儿还是很佩服的。从一个蒙古中下层 贵族一步步走到今日,堪称枭雄。但是燕王决计不觉得自己不如帖木儿。 帖木儿之前打下来的地方,他都要拿下来。帖木儿没有打下来的地方,他也要拿下来。 燕王而今就有一个渴望,他打听西方地理,知道一直向西,就会有海,他想打到海边。 而且,燕王越早确定根基之地越好。毕竟燕王并不受到大明的技术封锁。只要燕王想,北方所有铁厂大匠都可以在燕王麾下效力。但是很多事情,不是几个技术人员可以搞定的。 建立一个工业基地。需要铁矿。煤矿。还有足够的人口,与粮食基础。 而今这一带是有足够的人口基础,也有足够的粮食基础。而中亚也是一个矿产丰富的地方。煤铁也不缺少。 今后这里就是燕国根本之地。 只是如此一来,也有一些问题。 那就是燕王政权之中,汉人越来越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