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突然灭亡了_第144章 AI与格蓝与生命层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AI与格蓝与生命层次 (第1/3页)

    各类讯息中突然跳出一个特殊的提示。

    格蓝人将许多事情都交给AI处理,不谈母星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说说这艘远征战舰吧。

    进入地星大气层后搜寻到的各类信息,战舰各处的状况,大到哪里发生了故障,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小到今天中午的食谱推荐,都是AI在处理。

    与此同时,他们会让AI提交各种各样的报告,以作监督。

    显然,这些涉及方方面面,重要性不一的报告不可能都提交给同一个人,而是按职务区分的。

    而有时,当这艘战舰的AI大卫,判断这份报告不足以直接提交给舰长,但应该让舰长知晓时,就会在其中加上特殊的提示。

    至于最终是否上报给舰长,则由接收者决定。

    通俗点说就是,在格蓝文明的社会中,许多事情——特别是基础性工作——都是AI在做,而格蓝人自己,则相当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领导,负责对工作进行监督和作出指示。

    他们的社会,智能化程度很高,但没有高到一切都交给AI的程度。

    结合其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不难看出,格蓝人在刻意压制和干涉智能化,进而控制整个社会失控的风险。

    因为他们并不信任AI。

    他们认为,将一切都交给AI是危险的,这份危险可能来自于外部——敌人的入侵,也可能来自于内部——AI本身。

    而这,不过是表层的原因。

    还有一個深层的原因——过度的智能化容易让人丧失思考能力。

    在很久很久以前,格蓝文明曾有过一段迷恋智能化的时期,在对AI布置了多重防范措施以确保其安全性后,他们的社会开始在智能化的道路上狂奔。

    政府的初衷是想将人们从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得以在更高端、更富有价值的领域发光发热。

    然而,事实证明,懒才是智慧生物的天性。

    过分期待他们的自主性,过分期待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是荒谬的。

    会主动参加工作的,最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绝大多数人开始醉心享受,他们不工作,而因为不用工作,他们也不再学习,不再去提升自己。

    他们呼唤AI,也只会呼唤AI。

    等回过神来,格蓝政府才发现,许多人已经变成了干啥啥不会的废物,他们甚至与社会脱节。

    放眼望去,竟到处都是巨婴。

    AI没失控,但格蓝人差点把自己玩崩了。

    当时的政府和许多有识之士惊得后背发凉,于是,另一种声音开始在政府中、在社会上出现——

    一切伟大都从平凡中来。

    那些看似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它让人们保持思考,保持学习,保持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系,而纵观历史,那些伟大的技术突破、思想突破,往往都是从这份平凡中诞生的。

    诚然,将一切都交给AI确实能提高效率,可若提高效率的代价是文明丧失思考能力呢?

    绝大多数人终生不工作、不学习的文明,真的有未来吗?

    自那以后,格蓝政府便开始刻意压制和干涉社会的智能化。

    因为,一个文明只有保持足够基数的人在思考,它才能保持活力和进步性。

    这里说的“思考”,并非特指尖端科技、哲学、艺术等听上去就很高端的东西,而是一种泛指,一种独立思考,而非被动接受信息的能力。

    它可以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难题,也可以是看懂工作中见到的一份报表。

    从这个角度来说,压制智能化,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也是必须的。

    事实上,如今格蓝政府每天绞尽脑汁在想的,是如何让人民去工作,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好,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也罢,为了社会声望,为了权力……怎样都行,总之,要让足够多的人保持思考。

    这并不容易,因为他们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极度发达,哪怕终生不工作、不学习,也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

    可这又是关乎文明存亡的大问题。

    因为文明一旦丧失了思考能力,那么,灭亡的脚步声也就不远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

    接收报告的cao作人员看了看后,回头朝伯特上校敬了个礼,道:“报告上校,发现一群行动模式奇特的地星生物。”

    “大卫,播放影像。”伯特上校平静地说道。

    “是,上校。”战舰AI大卫充满机械质感的声音响起。

    舰桥正中间的大屏幕上弹出一个视频窗口,上面显示的正是孤儿院匆忙撤离的场景。

    虽然也可以通过意识网络,将画面直接传送到每个人的意识中,但那样就缺乏了一种共同参与的感觉。

    在格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