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再聚首 (第2/2页)
仓后是成片的民居,均匀分布在约莫一辆马车宽的小道两侧。三四分钟过去,到一处十字路口,满载印刷品的马车停着,刚卸下一批木箱。 总会就在十字路口一块拐角,是一栋两层的木结构小楼。小楼前挂着招牌,招牌上写着两行字符;正中醒目的一行莫名其妙,底下细小的一行才是汉语——迷途者商会总部。 “通知任川鳞,周柏润到了。”司令拦下一名劳工,指了指身旁的翻译家,“至于这些印刷品,回来以后——” “每种一份送到办公室。已经送上去了,杨先生。” 青年劳工装模作样地眨了眨眼,真不明白是跟谁学的;他冲翻译家点点头,出门往山间矿场赶去。杨司令又捋了捋短发,领翻译家登上二层。楼梯吱呀作响,踩着很不踏实,弥漫开一种悬空的不安;二层的地板态度尚可,“咚咚”、“咚咚”,显出源于结构的自信。 办公室的陈设很朴素:两米长、半米宽的四腿木桌横在中央,侧墙一部书架,后墙一扇格子窗,角落里堆着方凳、水桶,还有一只陶土火炉。司令搁下手提箱,摆开三张方凳,从桌底拖出半篓煤,架上瓦罐,盛满水,鼓捣一阵,点了火。 “烧水?有点浪费。” “招待贵客嘛。再说,煤矿近在咫尺。” “去年冬天,城里柴禾的价格涨了一倍。附近的森林越来越稀疏了。”
“等修了铁轨,我们就能把廉价燃料运过去了。” “遥遥无期。只是挨冻,还撑得住。” 翻译家目送煤烟飘出格子窗,叹了口气。他摘了斗篷,露出结实的棉布衬衣,和衬衣外的一件防弹背心。防弹背心上布满划痕,描绘着生与死的界线。 “它又救了我一次。考虑到分会其他成员的安全,我撤回了提案。” “哪项提案?” “每项提案。” “我尊重你的判断,分会事宜由你决定。聊点轻松的吧。” 司令也脱下斗篷,浅蓝衣袖于是显露真身,是一套打了几块补丁的卡其布军装。他拿起桌上一份印刷品,读过标题,煞有介事地提高了音量: “喔,《精灵逸话》。我们确实不了解其他种族。” “我和赞助人讨论过,这其实,是一本杜撰居多的小说。但讨论的时候,主要内容已经翻译结束了。所以,还是润色一遍,印刷出来,姑且能作为闲暇时的消遣。” 翻译家略显尴尬。司令照旧眨了眨眼: “有趣吗?” “还可以。” “通过。这份呢?《北国游记》?” “那本藏在她私人图书馆的角落里,差点遗漏。瀚宇港只有一条向北的贸易航线,应该就是标题的‘北国’。作者措辞谨慎,我认为,能用于普及中世纪社会的常识。” 聊到自己的专长,翻译家口齿伶俐起来,像扑腾回水里的鱼。 “社会常识,我们正需要这类材料。通过。”司令翻上几页,点了点头,“其实,总会希望发行一份基础性指南;整理,然后创作,而不是简单的翻译和润色。” “我去办?” “还能交给谁?” “唔,能再提供些帮手吗?” “总会现在就二十人。能派出去的,春播前就给你了。” 翻译家面露难色。分会三十七人在册,数量上超过了总会,却也承担着更繁重、危险的任务。司令迎到书架第四排第二列,拨开几本大部头,摸出一小袋碎茶叶来。 “任先生负责的分会呢?” “恐怕也不乐观。这正是本次集会的议题。哦,他到了。” 门外响起一串磅礴的脚步,令人担忧来者是否会踩塌陈旧的楼梯。然而,当他敲门进来的时候,却与惯常的想象差得很远:那是一位精瘦的高个儿,亚麻短衣沾了灰土,袖子卷到肘部,额上还流着汗滴。 “文理,周先生,对不起,我来迟了。” “快坐吧。”司令指了指剩下的方凳,“你呀,川鳞,就该踏实歇着。喝茶吗?我请。既然齐了,就开始吧,讨论讨论编纂穿越指南的事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