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山_第三十六章 生死与生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生死与生死 (第2/2页)

颂望杨再出招,黑衣男子脚下划开半圆,长刀凌厉出鞘!

    早已翻腾的刀势如飞流直下,倾泻而来!

    颂望杨不敢托大,运气在手,双镰如雷霆万钧,迎着这一刀挥去,两人的气劲不断交错较劲,周围几颗粗壮的垂柳被压的一弯再弯,已是再没了余地。

    随着一声脆响,比碗口还粗的几颗杨柳数齐齐折断。

    颂望杨没再出手,而是连续的几个腾挪,将自己和黑衣人的距离拉开,重新掂量起这人的本事,对于将他格杀,颂望杨依旧不觉得是件难事,只不过对于他的处置,心下有了新的考量。

    黑衣男子看似与颂望杨旗鼓相当,其实早已落在下风,他将翻涌至喉头的气血强压下去,收刀入鞘,飞快的作着调息。

    颂望杨脚下一点,双镰齐出,再度出手试探。

    黑衣男子双目紧盯着颂望杨的动作,却是再也没能看清楚,正欲后退,只听右侧细微风声入耳,他当即身形侧转,出鞘,挥刀,一刀递出,招式快如腾蛇。

    “锵”的一声,一阵刺耳的兵铁相交声响起,他的刀挡下一把链镰,一看落空一把,连忙后退,借势收刀。

    转身向后再出刀,其速度极快,转身,出手一气呵成。

    竟是一刀劈中颂望扬流转到自己背后刺下的那一镰。

    看着黑衣男子挡下自己这一招,颂望扬眉目微变,脸色多了几分凝重。

    自己这一招“九江东往”虽说是没用上内力,速度却是没慢上多少,但寻常高手至多也就能将将挡下,眼下这人已是受了内伤,却还是从容接下。

    散发的气机渐渐顺畅,足以看出其内力浑厚,非是寻常草莽。

    ......

    承安太平湖畔

    依旧是那密室,依旧一老一少两人。

    老人居于坐首,朝着下首那人点拨道“太子想的倒是周全,不过这枕霄青也不是任人拿捏的,南边本是死局。如今他这么一走,反倒有了契机,这一手可称当世妙手。”

    下首那人毕恭毕敬的答道“枕霄青已经将太子要的人都送来了,身边可以网罗罪状的羽翼也自己剪除了个干净。若是再要问责,那便不是对枕霄青一人的责罚,那是要各州诸侯表态,是要逼着藩王们造他的反了。”

    老人微微点头,叹气道“朝堂之中,这些年都是在吹靖王的风,反倒是给靖王站住了脚跟,而从没有过声音的英王府,反倒是百密一疏了。”

    “此番三万寿州备郸军借口换防入京,已落成把柄。听说枢相龙共平的折子已经呈上去了,兵部那边也在议论,就藩的三皇子李煜将从朔州领北府兵换防寿州防务,出任北平道节度使。”下首那人神采奕奕的说着。

    老人沉吟道“节度使这一步,是太子李元的秒手不错,可龙共平也不是好相与的人物,多年来,李煜在北顺府戍边,得了他不少悉心调教,此子若是落定,可说是完全扼住那李元的咽喉,保下皇子李煜不说,还让我们的太子殿下寸步难行。”

    下首那人没有接话,只是笑道“听兵部那边说,靖王上书辽州民变,恳请二皇子就藩,安抚百姓。这个折子估摸着也是十拿九稳。这李吉虽是庶出,又是个傻子,但也是当今皇帝的血脉,此时若不带出京城,日后便夜长梦多了。”

    “我们对李元的布局,本就是个意外。李复不好对付,我们在南边又碰壁许久,此番李复的这一跑,虽是遗祸无穷,却也替我们留了些余地。”下首那人说着,不经又呢喃了几句“不过,如今还是应属曹国舅的声威日盛,炙手可热。”

    “曹仁的这一步,实属无奈之举,不过促成如今的局面,也比预期的要好上不少,算是承上启下吧。”老人说完,没来由的补了一句“我们的这位皇帝可不是庸才,太子更是雄才大略。”

    下首那人笑道“大人,属下同样这么看。”

    北斋内,太子李元看着眼前的奏疏,首辅汪瑞孝的朱批。

    面色阴沉,迟迟未落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