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山_第三十九章 故人有烧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故人有烧酒 (第1/2页)

    承安城,北镇司衙门

    离西京正翻阅着京师案件的卷宗,眉眼已是拧成一团。

    当运河沉舟,圣人落水,都造局失火,龙船机造纪要失窃等等事件一一显现,离西京如梦初醒,所有的线索被他重新串联到一起。

    京城五月初的乱象,竟真是在明目张胆的掩人耳目。

    内务府传话的内侍小吏被杀,都造局的掌印太监,监造管事身死,看来并非巧合,均是被灭口。

    但烧死三个织造局的小太监又是为何?莫非其余浮现出的线索也并非都是幌子?其中另有隐情?尚有内幕未能解开?

    细细琢磨,竟是让人毛骨耸然。

    “大人,东监正杨寰大人来访。”

    门外心腹的一声通报,打断了他的思绪。

    “让他进来。”离西京沉声道。

    稍定心神,他将案前的简报与卷宗一并收走,取而代之的,是一副京师防域机要图,整张机要图铺满案台。

    做完这些,离西京起身,将烛光吹灭两盏。

    不多时,杨寰走进书房,房门开合时窜入的冷风,将房中的烛火吹拂的胡乱跳动。

    忽明忽暗间,杨寰趁着离西京背对自己,不动神色的瞥了眼案桌,拱手施礼,恭敬拜道“离大人别来无恙啊。”

    离西京却未还礼,开门见山道“虚礼就免了。杨大人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杨寰索性也不遮掩,将一页信纸递上,上书两个名字。

    “邓鹏可以,这个不行。”离西京不等他再说,接过信纸扫视一眼,利落回道。

    杨寰压下不悦,满脸堆笑道“离大人一言九鼎,就别消遣下官了。”

    离西京神色冷峻。语气不善道“便是如此,又如何?”

    强硬的态度,让杨寰怔了片刻。

    “哈哈。”不想竟是离西京率先打破僵局,笑道“杨大人真不识逗。”

    “离某不会食言,只不过这人尚且有用,杨大人换一个吧。”离西京面色和缓,满目和善,似乎从未刁难过杨寰。

    杨寰识趣的应和道“即是大人所需,下官绝不夺人所好。”说完便拱手请辞。

    离西京也不挽留,只是径直坐回案前。

    ......

    显元十七年,七月二十一,豫中

    城内已关四门,街市纷纷挂上了灯笼牌匾,豫中夜市正徐徐展开。

    徐温此时被平王的手下从大牢里给捞了出来,正与其坐在一处酒家上座。

    枯坐大半年死牢的徐温重获自有身,望着周围的华灯初上,久久难以适应。

    下狱时枕尚孺曾交代过,徐温在牢里的日子,别说是提审用刑,就是便桶也有人替他日月更换。

    离了端木嵩后,云州的时日里,徐温都是在研习兵法中消磨过来的,日子虽说舒坦。但死牢毕竟是牢房,既无窗洞,也不通风。

    平日里暗无天日,着实让人压抑得很。

    看着熙熙攘攘的过往人潮,徐温不经深深的吸了几口气,细心的感受着牢房外的气息。

    徐温抓起碗边的西香酱rou,就开始大口的撕咬咀嚼起来。

    “这家店的招牌就是不一样,这味道真是绝了。”说着,又伸手扯下半块饼来,就着一旁的菜豆腐吃了起来。

    同桌的正是徐温的表兄罗且。

    “阿弟你慢些吃。”罗且笑说道。说着,对身边扈从模样的一人说道“关喆,把我带的东西拿出来。”

    关喆动作利落,立马将两瓶酒和一小坛酱菜从背筐里拿出,忙不迭地给罗且递去。

    罗且接过酒和酱菜,推到徐温面前“阿弟,你尝尝这个,都是从家乡给你带的,这个是乡里的酱菜,还是那个味道,少时你总拿它就着饼子吃。”

    说完了酱菜,罗且又指着那两壶酒,煞有介事的介绍道“这两壶酒可是大有来头,这一壶是三叔酿的烧酒,就剩几坛子了,喝一壶少一壶。”

    “还有这壶是营山乡的烧酒,味道是次了些,但也比这豫中的黄酒有劲。”罗且眉飞色舞的说着。

    “那是,故乡来的东西,终归要胜过他乡几分。”徐温说着,往饼子里挑了一筷酱菜,又抓上几片酱rou,半张饼子一卷,大快朵颐。

    罗且不慌不忙地将徐温的酒杯斟满,徐温咽下口中的卷饼,也不多客套,抬起酒杯便一饮而尽。

    “痛快,痛快啊,哈哈,三叔的这酒真是香,好酒啊,真是一点没变,就和少时我俩偷喝时一个味道。”

    “哈哈,那是那是,说起来,咱们俩兄弟可有些年头没见着了。”罗且边说边替徐温续上了酒杯。“自打你去参了军,就只有到宁州出任曲长时,匆匆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