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山_第四十四章 兵马向南,徐温往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兵马向南,徐温往东 (第2/2页)

有微末战功,待到上永郡守率军前来平乱,随意与其讨些首级。

    其岳丈康嵘再稍加运作。这位主簿日后便是平步青云,入朝为官也未尝不可。

    所以自打罗且来兴河县后,巴结他的人络绎不绝,哪怕深居简出,依旧硬塞进来不少拜帖。

    这一日,徐温带着罗且和关喆二人,破天荒的没有闭门谢客,而是径直走向兴河县衙。

    三人接近县衙,本打算让关喆先行通报县吏。

    但院外衙役一见是罗且到访,连忙迎上来,一顿点头哈腰。

    罗且也不多作寒暄,言语几句,问明县官陈进财正当值,便带着徐温和关喆朝县衙值房里走。

    踏进值房,年过不惑的陈知县正在埋头翻阅各种卷宗,一见罗且造访,受宠若惊。连忙起身相迎。

    “罗大人,您怎么到这来了。”

    陈知县对着手下吩咐道:“来人。在偏厅奉茶。”

    “罗大人这边请,这里是下官平日办公之所,过于杂乱,不便待客,还请罗大人移步偏厅。”说着,就要把罗且三人往偏厅带。

    三人来了多日,还未曾与陈知县打过照面,此时正打量着眼前这位知县,身上官服虽说还算光鲜,但脚下的官靴却是有些破败,甚至还带着些泥渍,案台上摆放的还是早食。此时尚剩下半个馒头。

    整个房内放满卷宗,铺满案台和卷架,但一卷卷都被他细细立了名目,虽说繁多,但乱中有细。

    陈知县瞧见三人正打量自己,也看出他们的目光已从四周卷宗堆里转移到自己脚上。

    低头一看,只见自己的官靴上沾上不少泥渍。

    陈知县见状心道不好,连忙请罪道“大人饶命!下官今年已是领到了新靴,但见旧年的官靴也还结实,不舍弃置,便未换新鞋。”

    “旧年欠收,今年又遭旱害。昨夜下官至田舍与百姓同商对策,今早忙于查阅县志,一时失察,竟是穿污鞋当值,有失仪态,有损圣人天威!”

    依承平制,本该在罗且官职之上的县官,却是将头上的乌纱一低到底。

    “还望大人念及下官初犯,法外开恩。”陈知县低垂着头,看不到面上是否同样卑微。

    眼前陈知县的卑躬屈膝,反倒让罗且关喆两人面面相觑。

    “陈知县言重了,我等断不会为这等琐事登门。”

    徐温深知其中缘由,沉声解释“罗大人初来乍到,对本县尚未熟悉,想来和陈知县讨教一二。”

    陈知县眉目舒展,悬着的心放下了一些,他还以为是罗且回府时看到自己没给贿银,向他兴师问罪来了。

    罗且继任兴河县参军消息初到时,乡绅富贾们便来找过他,连邻县的县吏们也都一一造访,都在盘算着该如何巴结这位的渊源颇深的主簿。

    本是商议用兴河县的税银凑一份礼钱。

    可惜年关刚过,承平天灾人祸接踵,兴河县衙实在太穷。如今尚欠户部不少银钱。

    此番南魏北上,县衙更是没了指望。陈知县也觉着用如此民脂民膏来作人情,实在有违一方父母官的身份。

    再三的推辞无果后,陈知县拂袖而去。

    陈知县谢绝后,县吏们只得用民和县的赋税来置办此事。

    被踢出局,陈知县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有些表示。

    陈知县翻遍家底,七拼八凑之下也只摸出七八十两银钱,这些碎银自是拿不出手,好在他平日体恤民情,与民更始。

    不少受其恩惠的百姓都替他谋对策。或是举家出劳力,有手艺的则替陈知县打制器具。

    眼看日子临近,陈知县一跺脚,花光手上碎银,高价请来工匠。

    将安置罗且的前任参军宅修葺一番,并送上自家老婆子从娘家带回来的一腿腊rou,但同僚们得知此事后,都笑他不知轻重,此礼分明是在欺辱罗且。

    “陈知县,今日前来,是下官有事要问”罗且面眼带笑,并没有摆出官家子弟的架子。

    “下官入住时,宅中无故有着一腿腊rou和一袋银两,本要送还大人,只是这几日我等三人在府中商议要事,耽搁了。”

    罗且的这番话,让陈进财原本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莫非果真嫌自己的贿礼欺辱于他。

    “腊rou倒是昨夜吃了些,但这袋银子恐是放错地方了,特来让大人领回去的。”罗且话语真诚,目光清澈。

    陈知县阅人无数,但此时竟是辨不出眼前这位参军的话中意味,究竟是情真意切,还是意味深长的敲打自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