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_第一百五十一章 用事实来说话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用事实来说话吧 (第2/3页)

定黄不了。

    送走了客人,罐头厂里又是一片欢声雷动,大伙也想不到,又一笔大生意从天而降。

    “国子,咱们好好研究研究,这收购价咋定?”田大贵最关心的是这个。

    李卫国琢磨着,怎么也得保证罐头厂这边,占一半的利润才行,关键问题是,不知道羊肚菌鲜品和干品的转化率到底是多少。

    这个就需要试验一下,羊肚菌不像山野菜,这玩意最好是用烘干设备来直接烘干,光靠阳光晒的话,反倒容易腐烂。

    李卫国估摸着,家里那边应该能采些样品了,就叫王军他们开着轿车,先拉回来一部分,加工试验。

    忙活了大半宿,总算弄出来几斤干品,因为羊肚菌含有的水分不多,大概六到七斤鲜品,就能出一斤干品。

    “那收购鲜品就以五块钱为基准吧,每个等级上下调五角钱。”李卫国也终于制定出一个比较适中的价格。

    这样去除加工费用,罐头厂这边,最低也能有每斤五元钱的利润空间。

    “国子,这个收购价是不是有点高?”岳建国对比金盾冻孤的利润,觉得有点不大满意。

    李卫国呵呵两声:“别忘了,我也是采集户,就指望着采点山货赚点钱呢。”

    大伙也都笑起来,要是不知道李卫国根底的,没准就信了。

    田大贵也表态:“就按照国子说的这个价格吧,采点山货不容易。”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有了前几次的经验,他们立刻就分派人手,明天前往各个收购点,宣传方面,都有各级政府配合,自然不用担心。

    “秋田野菜厂,这回不会跟咱们抢生意了吧?”王军朝对面指了指。

    李卫国摇摇头:“应该不会了吧,他们那个野菜厂,还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办下去呢。”

    在罐头厂睡了半宿,第二天一早,李卫国就赶回大馒头屯,正好采集队刚刚整装待发。

    “队长回来啦,出发!”大伙更加精神抖擞。

    不光是他们,其他村民也都挎着筐背着篓,成帮结伙地向林子里进发。

    大伙也刚刚从李卫国这里得到消息,新鲜的羊肚菌,五块钱一斤。

    这个价格,叫所有人都心里一颤,啥也别说了,赶紧上山!

    李卫国依旧是开着四轮子,拉着采集队的成员,顺着山脚前进。

    他知晓一些羊肚菌的生长环境,所以也不用往老林子里去,就在山脚下转悠。

    尤其是那些过火或者新翻动的地方,更要留意。

    其实这林子里面,还有几样更好的宝贝,不过鉴于目前的运输以及加工设备的情况,李卫国暂时还不准备开发。

    中午就在山里吃一口干粮,有李卫国这个大户,大家在吃饭的时候,都齐刷刷地望着他,就等着他掏好吃的呢。

    果然,李卫国从背篓里面掏出来几个罐头瓶子,里面装的都是鱼罐头。

    另外每人再分一个咸鸭蛋,大伙已经相当满意。

    等到下午四点收工,就直接开车把采收的羊肚菌拉到公社,送到收购点。

    收购点这边不是很忙,主要是今天才把消息撒出去,估计得明天才正式开始。

    “李哥,收获不错啊!”张星给过秤之后,竟然一百斤还出头,五百多块呢。

    采集队的成员也都兴奋起来,平均下来,每个人也有三四十块钱的收入,这都赶上一个月的工资啦!

    李卫国乐呵呵地摆摆手:“今天采的人少,估计明天能有这一半就不错了。”

    还是和以前一样,最后一起算钱,李卫国拉着一车人回村。

    果然不出所料,随后的几天,采收的数量一天比一天少,一个礼拜之后,已经降到十几斤。

    一来是采的人多了,二来则是羊肚菌的生长非常缓慢,他们这边,每年就是春末夏初的季节,满打满算能采两茬。

    李卫国和大伙商量一下,也就结束了这次采收羊肚菌的工作。

    最后算完总账,李卫国挎着钱兜子和王燕回到知青点。

    “分钱喽,分钱喽!”葛卫红上来就抢,把李卫国的挎包从脖子上摘下来,哗啦一下,倒在炕上。

    还不错,平均每人分了二百块钱。

    关键是时间短啊,前后才不到十天的时间,而且这项工作和采山货采野菜相比,还轻松不少。

    大伙乐乐呵呵地领钱,拿着钞票,也都非常满意,王燕算算账,喜滋滋地说道:“咱们这一年下来,光是采山货,每个人就能收入五六百,比在城里上班赚的都多。”

    “而且咱们的水稻长势喜人,到秋天肯定大丰收。”郑先农也补充道。

    “哎呀,我都不想回城里啦!”葛卫红也发表意见。

    李卫国点点头:“行,那今年的高考,你就甭参加了。”

    “那可不行,上学又不是回城。”葛卫红立马不干了。

    大伙正高兴着呢,一辆毛驴车停在知青点门口,车上下来三四个人,在外面张望。

    “吕剑,杨柳,你们怎么来啦!”葛卫红认出来其中的两位,也是他们同一批的知青,而且也来自首都。

    分到不同公社的知青,农闲时候,知青点之间也会互相走访,这个叫串点。

    吕剑挥挥手:“我们来看看同志们,顺便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

    这小伙子长得挺精神,一双剑眉,透着几分英气。

    而杨柳则是一位飒爽的姑娘,激动地和葛卫红和吴小玉她们拥抱在一起。

    “欢迎,快点进屋。”王燕把几名知青让进屋,一介绍才知道,原来是兴旺大队知青点的,在县城东北,距离他们这边,也四五十里地呢。

    都是知青,自然比较亲近,也有共同话题,进屋之后,很快就聊得火热。

    刚才分钱才分了一半,还有几个人没领呢,看到炕上一小堆钱,吕剑他们几个也有点纳闷。

    “卫红,这是你那份儿。”王燕把一沓钞票递给葛卫红。

    葛卫红欢天喜地,从里面抽出来一张大团结:“正好杨柳他们来了,中午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