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白山雪饼厂 (第2/3页)
随后的两天,李卫国拎着水桶上山,把参苗都灌既一遍,就算完成任务。 至于金喜顺那边,则没啥动静,估计是认了这个哑巴亏,没法子,不认也得认。 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金喜顺根本算不上强龙,在李卫国眼里,顶多算是一条小泥鳅。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就像赵广定嘴里哼哼的:车辙沟的泥鳅来回跑,你跑到多咱也成不了龙。 在鹿场住了几宿,李卫国这才领着俩小妹回村,正好顺道直接去养鸡场这边瞧瞧。 现在已经入伏,鸡场这边的禽类,基本都进入到歇伏的状态。 禽类产蛋是为了繁殖后代,天太热,蛋容易变质,所以就会出现歇窝的现象。 倒是有二十多只老抱子,各自领着一群鸡崽,给鸡场增添了几分活力。 李卫国瞧着一个个的小毛团在地上乱跑,嘴里忍不住念叨:“你说这么多母鸡,小鸡崽会不会找错喽?” 小当家在旁边接过话茬:“三哥,你说孩子会认错自己的母亲吗?” “有道理。”李卫国摸摸她的小脑瓜。 李小梅伸手一指:“这还一窝小鸭子呢!” 李卫国也忍不住想笑,一只老母鸡,嘴里呴呴哒哒地叫着,身前身后,跟着一群小黄鸭,这画面瞧着确实挺有趣。 这时候,林青迎了上来:“孵化的鸡雏够用了,这只老抱子叫不醒,就给它抱了一窝鸭蛋。” 李卫国眨巴眨巴眼睛:“就是不知道老母鸡领出来的鸭子,以后还会不会游泳?” 正说着呢,就看到一只大猫窜过来,竖着尾巴,绕着李卫国的裤腿一个劲蹭着,是阿狸这家伙,感觉好像又胖了一圈。 李卫国一边撸猫,一边询问养鸡场这边的情况。 这里的收益是比较持久的,每天看似不怎么多,但是一年到头算了算,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讲究个细水长流。 而林青又说起了几件趣事,一个就是鸡场混进来不少野鸡,最开始是冬天打不着食儿的时候,跑来蹭吃蹭喝。 后来经过两年的繁殖,这些野鸡后代,基本就长在养鸡场了。 另外就是飞龙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这些飞龙还是李卫国买回来的,也没杀了吃rou,都撒到鸡场这边,也在这里安家。 飞龙就是花尾榛鸡,味道鲜美,不过人工养殖的,肯定要差一些,毕竟人家在森林里面吃的,都是松籽和各种天然食料。 不过林青说,鸡场这些飞龙,有些长大之后,也飞进林子里,变成野生的;同时也有些原本林子里的飞龙被吸引过来,选择在养鸡场安家,总之情况比较混乱。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种群的数量在飞速增加。 李卫国又指指混在鸡群里面几个黑湖湖的家伙:“咋还有黑野鸡混进来了呢?” 黑野鸡是当地对黑琴鸡的称呼,这也是一种生活在林地的留鸟,大小跟家鸡差不多,黑羽红冠,非常好辨认。 林青笑着说道:“还不是冬天林子里食物短缺,慢慢就混进来了,就按照你的吩咐,先养着呗。” 说完她又笑着指了指水库那边:“估计到今年冬天,留下的候鸟肯定越来越多,真愁人。” 李卫国倒是不在乎:“哈哈,如此最好,能看到丹顶鹤在雪地起舞,也是快事。” 说完他又拍拍身边的李小鹿:“那群炸毛的秋沙鸭咋样了?” 这是李卫国最关注的,中华秋沙鸭。 李小鹿笑吟吟地比划了几下手势,李卫国也忍不住惊叹:“都一百多只啦,不错不错!” 最初才几只,现在发展到百十只,这还是非常可观的。 正好鲁大龙也从稻田那边回来,看到李卫国,就又拉着他去瞧水稻。 这月份,水稻生长旺盛,鲁大龙说,经过几年的优选,知青稻基本已经稳定。 这段时间鲁大龙也成了大忙人,主要是今年全县范围内,增加了许多稻农。 大伙都是头一年种水稻,心里没底,不少人都跑到大馒头屯这边来观摩学习。 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也都请鲁大龙过去帮着拿拿主意,俨然是把他当成技术员了。 虽然劳累点儿,但是鲁大龙心里痛快啊,证明他选择留下来是完全正确的,既改善了生活条件,又找到了工作的意义,物质精神双丰收。 李卫国也乐得看到这种变化,他当然希望,这些追随他的朋友和伙伴,都能越来越好,做出一番事业来。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一切向好。 像是最初的高大林这些知青,还有王军他们这批人,以及大馒头屯的乡亲,都跟着他一起受益。 李卫国在家没清闲几天,就被请到县里,主要是秋田野菜厂方面等不及了,想要谈转让的事情,估计是在这里伤透了心,恨不得早点收场。 李卫国当然没啥意见,他是属于帮着县里收拾烂摊子,没便宜谁干呀。 这天上午,他和田大贵,在县里刘书记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秋田野菜厂。 接待他们的,是秋田正人留下来的两名助理,态度都非常恭谨。 李卫国他们先是在厂子转了一大圈,车间里面的设备啥的,都保养得很好,其实这两年也根本没咋用,跟新的差不离。 还有厂房,尤其是新盖的办公小楼,比白山罐头厂那边瞧着气派多了。 众人转完之后这才回到会议室,接下来就是价格方面的谈判了。 李卫国直接开价三折,他的理由很简单,秋田野菜厂跟水稻种植户签订那么多协议,他接手的话,这些损失都得承担。 这不是摆明了捡便宜嘛,县长赵仁虽然瞧李卫国不顺眼,但是他也不敢吭声,只能心里滴咕一下。 当初秋田野菜厂的事情,大多是他出面,结果秋田铩羽而归,赵仁现在腰杆也不硬气,只能忍着。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