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大漠奇缘 (第1/4页)
名师故难求,好徒亦难得。 老人好容易遇见芸娘这般超人绝顶的资质,哪知就在老人入曙的那年冬天,一日闲中无事,出城赏雪,出城不远,闻听路边茅屋里,传来小孩哭泣之声,哭声虽衰,但却清宏。 老人不禁走到屋前,推门一看,那茅屋仅有两间,床上躺着一个妇人,一个孩子伏在她身上哭。 老人一看,真是四壁萧然,墙廊之外只有一张破桌,此外既无长物,那孩子听到推门声,回头一望,老人一见,大吃一惊,这孩子虽是骨瘦如柴,面容苍白,但他骨骼之神奇,丝毫不逊于芸娘。 心中想道:“怎这般巧,不到半年时间,竟被我遇见两个。” 忙走近前去,问道:“孩子,你哭什么?” 那孩儿道:“我妈病了。” 老人走近到床前一看,床上那妇人眼光都散了,老人深通医理,不须诊脉,已知这妇人快死了,身上仅盖着一床薄薄的棉被,还是百补千疤,青虚虚的一张脸上,仅剩下皮包骨头,那孩子身上的一领破棉袄,连手肘也遮不住,这妇人明明是即将死于饥寒,但已是出的气多,吸的气少,回生乏术了。 那妇人这时还有知觉,见到老人,眼皮竟还霎了两下,渗出两滴泪来,她目光望着老人,又望孩子。 老人知道她的意思,叹口气道:“你去吧!你的身后事,和这个孩子,都交给我了。” 老人这话竟似催命符似的,那妇人闻言,两眼一闭,喉头咯咯一阵响,瞬即气绝。 孩子不知她已死,还一连声在喊妈。 老人又是一声长叹,伸手抚摸着孩子的头顶,说道:“孩子,别再喊了,你妈已经死了。” 那孩子陡然睁大了眼睛,望着老人,蓦然又扑向他妈去,狂喊着妈,见他母亲果然是死了,才哇地一声大哭,两只小脚在地上跺得震天响。 这时左右茅屋里的人听得孩子这么大哭,知有变故,都纷纷前来。 老人见进来的这些人,都是骨瘦如衣单,就知他们是自身不保,当然顾不得照顾这病妇。 老人就打听这妇人身世,才知道她姓阮,孩子父亲叫阮仲文,是朝廷任兵部尚书,这孩子十四五岁年纪,这妇人并非他亲生母亲,而是乳娘叫阮云霞,是阮府佣人,负责照顾这孩子,因此娘俩母子情深。 天启元年,魏忠贤把持朝政,残害忠良,阮仲文、杨士濂等一些万历泰昌朝老臣,不满魏忠贤专权遭到清算,杨士濂被判凌迟移除三族,阮世德发配西北哈密卫服兵役。 阮仲文得罪魏忠贤,早知必遭东厂清算,就连夜让乳母带着一些盘缠,带着孩子逃命。 母子两人一路风餐露宿,不多久盘缠就用尽,他们靠沿街乞讨。 母子两人相依为命,一路从京都一路讨饭,一步步挨到太原府。 不想辛劳过度,渐渐病魔上身,他们一路盘缠用尽,无钱看病,这年冬天病情越来越厉害,连针线活,要饭乞讨也不能作了,又兼连大雪,连门也出不去了,家里小破屋又无隔夜之粮,这样的病再加饥寒交迫,竟至一命呜呼。 老人即使不收留孩子,遇到这种事,亦必倾囊相助,何况这孩子骨骼心性禀赋样样俱佳,正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呢!等到问清楚了孩子的姓名身世,忙从怀里取出了二十两银子来,交给邻人,命他们去买衣衾棺木。 众人见竟有这样的善人,大家都自告奋勇。 有钱,人多,都办好事,和消一两个时辰,孩子的母亲已经入殓了,老人命孩子在在棺前拜了两拜,然后再请众邻人就在破屋后挖了墓xue安葬。 同时问清了孩子是朝廷兵部尚书阮仲文小公子,老人久在江湖游历,也闻听的阮大人向朝廷做出了有利百姓的善举义事,对他由衷的敬佩,再得知阮大人因不满魏忠贤专权,得罪了东厂,被发配西北大漠,更得知阮仲文途中已经病故,阮府人死得死,逃的逃,并无族人存世,就对大家说道:“今日诸位辛苦了,这孩子既已无家可归,我就好事作到底,由我暂时抚养,若有近亲族人来领取时,我再交其领回。” 阮家人全家发配西北,并无族人幸免,钟千里这就是句客套话。 众人都道:“老爷子,你这样好心,菩萨必定保佑你长命百岁。” 老人一笑,随从身边再拿出几两银子来,叫众人去买杯酒吃。 老人带着孩子进得城来,替他洗了个澡,在估衣铺里买了一些衣服,这样焕然一新,虽然是骨瘦如柴,但已显出清俊秀逸的面目。 老人非常欢喜,这才带着他进入总兵府,并见了薛楷,说道孩子是自己的侄子,因无家可归,请其许他留在身边,总兵见他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咳,也谈不上孩子,应该说是少年,内心是不大愿意留下他,但看在是老人侄子的份上,不大好博老人的面,当时就应允了。 自此,这孩子就跟随着老人,留在精舍中,并给他取名为天涯,从此以后,他就不叫阮天野,他就叫阮天涯了,暗含天地正气,伐世间不平之意。 老人自十六岁游历江湖,黄山古洞得拳剑秘笈,四十岁在泰山五龙顶入得道门,建五龙观,自创五龙剑派。 天涯与芸娘两人,同时由老人所传授文学武功。 到总兵府六年任上,从万历四十四年,到天启二年,两人均已得到老人真传,成就无分轩轾,两人亦因青梅竹马,朝夕相鬓厮磨,虽都不解情愫,但却要好得蜜里调油。 但老人一则见芸娘进境神速,已尽得所学,以后只要勤加演习,既可登峰造极,二来两人大了,天涯二十四五,芸娘已年二十三,再也不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了。 若容其仍在一起,即使无物议,对薛总兵亦所不许。 恰好这时安南(今广西、越南北部,明朝时是附庸国)反叛,天启二年,熹宗皇帝下诏征讨,薛楷奉旨率兵南征,老人随即向薛楷辞馆,薛楷拟请其随军参赞军机,但为老人婉拒道:“以将军大才,况我德泽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