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当年相识 (第1/2页)
原来杨长亮的父亲,也就是西庆王朝的神宗圣皇陛下,生有九个儿子。 当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却大有几个雄才伟略之流,哪个甘愿屈居人下,少不得就上演了一出九子夺嫡。 而杨长亮虽然身为神宗圣皇的长子,却因生母不过一介妃嫔,根本没有被立储君的机会,在庆都深宫里各方磨难,长到二十岁上,便被三皇子杨广亮好一番陷害,被逼远离了庆都。 杨长亮在被贬谪琨山驻军做个闲差侯爷的路上,却又遭遇杨广亮与其他几个兄弟不谋而合的杀戮,杨长亮生母死在他的面前,杨长亮自己更是掉落到山涧之中。幸得山间猎人相救,才能逃出生天,求得一线生机。 心灰意冷的杨长亮就此便在琨山之中居住了下来,后来更是迎娶了日久生情的猎人之女,生下了一子一女,这儿子,便是日后的一代雄主杨剑雄,而女儿则是当今西庆王朝最是尊贵的昌平夫人了。 却说杨长亮的那些兄弟们也是手足相残的上了瘾,竟在老皇帝仍当壮年的时候,便在庆都里上演了一场全武行,就差兵戎相见,明目张胆的谋乱造反了。 可怜老皇帝气急攻心,不过知天命之年,竟被这些明明可互相扶持,将西庆王朝推向巅峰的不肖子的内斗之下,直气得他气血两虚,一命呜呼了。 也是可怜,在诸皇子中势力最大的三皇子杨广亮与早早依靠生母乃老皇帝正妻皇后而立为太子的二皇子杨勇亮,在老皇帝驾崩后,当真便将西庆王朝满朝文武一分为二,如今更是在庆都以南的大梁郡里拔刀相向,就差将西庆王朝划江而治了。 偌大的西庆王朝,可以说除却庆都里还能保存下来的一些老辈公卿与难得的一分安宁地界,再无一处平淡之所。 老皇帝一朝的三位公卿,分别是太傅江林、太师李安、太尉王欣,到了王朝大厦将倾的时候,终于将早已被贬谪出京,远离权利漩涡的大皇子杨长亮想了起来。 虽说老皇帝因杨长亮生母的关系,对他并不欢喜,但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杨长亮既然未死,老皇帝总能找到蛛丝马迹,再寻觅到自己的亲生儿子。 神宗皇帝到底是遗留了线索,可以找到琨山山间的杨长亮。 神宗诸位遗老更是公推了江林,亲自到琨山迎回大皇子,以期可淡化只有两派纷争的大庆局势,至少保持些许平衡,再公选一位可为新帝的皇者。 只是不知杨长亮在琨山有何机遇,竟习得一身无匹的跋扈功夫,一人已当十万军,更是得到前朝元老的支援,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驻兵京都,之后不过月余,扫平杨广亮、杨勇亮各方势力,终将纷乱的西庆王朝再次一统。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年轻的泰渊在琨山某山洞中昏倒,不知如何便到了另一侧的西庆地界,更是被当时不过一介猎人身份的杨长亮救起,不要说泰渊,即便是杨长亮事后得知泰渊竟然是在东凌那边的山洞里掉落下来的,也是如何都不肯相信的。 琨山却有密道,这也不是秘密,甚至是东凌、西庆都公开了的。但是密道不是谁都可以走的,常年重兵驻守的密道,说白了就是一条两国使者偶尔前往彼国所走的康庄大道。 但泰渊掉落的位置以及杨长亮发现泰渊的地方,都与那条密道南辕北辙。 当然时候少不了,杨长亮带着泰渊与独子杨剑雄好一番折腾摸索,终于发现了密道以外的另一条山洞之间可连同的密道。 这也是杨玲两番从西庆偷跑到东凌所走的道路。 但是泰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空间转移,直接就从东凌到了西庆,这事不要说还活在世上的泰渊,就是日后成为一朝帝王的杨长亮,百般查找下都未得其因。 只说杨长亮将泰渊救起之后,赶巧带着家眷去往早已搬到山下城镇中居住的老丈人家躲避蝗灾。 肆虐冀州的蝗灾自然对近在咫尺的西庆王朝也有涉及,只是不似东凌冀州那般眼中罢了,但是琨山上的猎人们也极难在蝗虫遍野的琨山上找寻猎物了。 这才有了杨广亮携带家眷行礼,整理车队出行的事情,也便是泰渊醒来便在马车之中的由来。 泰渊,一介书生,更是怀有大才的书生,少不得对杨长亮义救与他的事情感激于怀,只是文人sao客并不惯于同这般乡野村夫打交道,倒是将一片恩情化在了心底。 只是杨长亮的那独子杨剑雄倒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日里更是常随着父亲上山打猎,一身筋骨也是棒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