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京都风起云涌,许守云直入二品副总管!(求订阅求月票) (第1/2页)
派我当间谍,接头人竟是女帝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二章:京都风起云涌,许守云直入二品副总管!“举荐老夫入朝为官!” 燕王懵逼了。 向来宠辱不惊的他,听到姚广云这话,直接面色大变。 我? 燕王? 举荐你姚广云入朝为官? 你可是被先帝称之为帝师啊! 让我来举荐? 什么意思? 逗我玩? 玩笑之话? 想入我的门下? 大魏开国以来,有个不成为的规矩,那就是谁举荐的官员,这个官员就默认为此人一派。 在政见和利益上,都应当一致。 不然就会遭到百官的冷眼,被人看不起。 连自己的举荐人都不帮,忘恩负义,白眼狼。 一时之间。 燕王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了。 “怎么?燕王不愿意?”姚广云面带微笑的看着燕王。 眼神中带有深意。 燕王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 “先生之才,何须要我举荐先生这是玩笑我。” 燕王生性谨慎,对于自己没有搞懂的事情,都是以稳为主。 所以他并没有立刻应下姚广云的要求。 要知道姚广云在京都的名声,可不是一般人可比拟,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次想招募对方。 哪怕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而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反而不敢相信,这种情况称之为疑心病。 此刻,燕王就是如此心态。 “老夫不过乡野村夫,哪来大才,只不过对宝钞之事有一点私人见解,还需仰望燕王举荐。” 姚广云谦虚的开口道。 端起茶杯,轻轻的品一品,仿佛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罢了。 听到姚广云提及宝钞之事,燕王这个时候也冷静下来。 心思转动。 片刻时间,顿时明白过来,心中也是暗自一惊。 “本王明白了,姚先生,不知姚先生想去哪部?” 燕王认真询问。 原以为姚广云是玩笑之话。 看来自己那个弟弟宁王还真是打的一手好牌。 居然能够得到姚广云的青睐。 这点是真的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当然,有些话,不能明着说出来。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宝钞之事关乎着大魏命脉,不管落入谁手,都绕不开户部。” 燕王思索一番,缓缓的开口道:“以先生之才,入户部轻而易举,明日早朝,本王会让人来向陛下举荐先生的。” 亲自举荐肯定是不行的。 这只是说辞。 毕竟自己又不是摄政王。 怎么可能直接插手朝堂之事呢? 更何况当下改稻为桑之事正在关键时候。 做好此事,得到大魏民心,才是至关重要。 “如此,便多谢王爷了。” 姚守云出声。 短短的交谈,暗藏着机峰,智谋。 一场不见光的交易,就这样达成。 摊开来说很简单。 姚广云:我,宁王的人,你给我安排个位置。 燕王:好,但伱要尽心尽力,听我安排,大力促成宝钞之事。 姚广云:没问题。 燕王:皆大欢喜。 随后两人就是洽谈风云,笑容不断。 完全没有了之前的猜测和小心。 …… 京都秦王府。 柳严明一脸严肃认真的端坐着。 书房首座上,秦王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片刻。 秦王出声了。 “刑部出手,力度不够,你等下拿我令牌,去一趟大理寺,找大理少卿赵之云,他是我的人。” 柳严明一听,顿时心中一喜。 他没有想到,秦王手中还有这样的人物。 大理寺在大魏,乃是审核官员的核心机构。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其大理寺卿,掌平决狱讼,可以理解为大理寺的一把手。 大理寺卿是大魏的三大司法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大魏刑狱的最高的人。 置大理寺的最初目的,是因为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 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可以说,是刑部的顶头上司。 而大理少卿,则是大理寺的二把手。 有这么一个关键重要人物入场,那么这次大魏宝钞之事,可以说胜算再增三成。 想到这里,柳严明当即出声:“多谢王爷,有赵大人加入,宝钞之事,必定拿下。” 秦王点了点头,道:“宝钞之事,事关重大,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大理寺向来不属于任何一派,就算是燕王也不过是掌握到寺丞一级,所以,还希望柳大人这次,认真上心,不然这结局可不好收尾。” 大理寺大理少卿之下为五名寺丞。 这个五名寺丞可以说是大理寺的三把手。 从权利上来说。 秦王的语气很是平淡,但言语中透漏出来的意思却很明显。 你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这些都没有问题,但事情却要给我办好,如果没有办好,那么后果很严重。 你自己掂量掂量。 “王爷放心!” 柳严明没有多说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