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那么到底谁亏了?  (第1/2页)
    朱棣是何等精明之人?    昨夜他刚到京师,就整理了探子送报上来的情报。    诸多迹象显示,老爹似乎想立朱允炆那小王八蛋为皇太孙。    这怎么行呢?    老头子说好的有嫡立嫡,兄终弟及。    大哥朱标一死,应该从诸王中选一个啊!    怎么还隔代立皇太孙?    绝对不行!    从诸王中选,可以立贤,朱棣有八成把握,优秀的自己能成为储君。    而隔代立皇太孙,他就一丝希望都没有了。    所以朱棣,说什么也不能让老爹立皇太孙!    今天早上恰巧看到朱允熥在殡宫发癫。    他敏锐察觉到了,这小子似乎也有野心!    如此甚好!    朱棣将计就计,借着探望侄子的理由,来东宫深入了解。    在他看来,朱允熥这小子,比朱允炆差多了。    但他的出身和外戚背景,有很大优势。    有这小子牵制朱允炆,倒也不错。    朱棣本来只是想含蓄表达一下支持。    没想到这傻侄子,居然直接要人!    也省得我苦心寻个理由在东宫安插人员。    朱棣也想知道,东宫的具体情况。    不管怎么说,这波赚了!    “多谢四叔!”朱允熥面露欣喜,像一个天真的少年。    朱棣笑道:“他们本就是你皇爷爷赏给四叔的,都是为皇家效命,在哪都一样。”    若是普通藩王,往东宫塞人,肯定是不合规矩的。    然而此时的朱棣,不仅是燕王,同时兼着宗人府右宗正的身份。    宗人府,乃朱元璋首创。    洪武三年称大宗正院。    洪武二十二年改称宗人府,是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    不管是宗室子女出生起名字,上户口,封爵,婚嫁,安葬,引进贤才能人,记录宗室罪过等事物。    只要是皇族的事,都归宗人府管!    现任宗人府宗人令是秦王朱樉(shǎng),正一品。    左宗正是晋王朱棡(gāng),正一品。    右宗正就是燕王朱棣了。    下面还有左宗人和右宗人,分别由周王和楚王担任,品级皆是正一品。    洪武朝的宗人府,权力极大,右宗正安排两个太监照顾侄子,举手之劳而已!    “有了四叔关照,侄儿再也不怕了!”    朱允熥觉得自己赚了,表现得很兴奋。    朱棣以为他在说有四叔当靠山,再也不惧太子妃吕氏......    叔侄二人相视一笑。    轻轻松松的在东宫安插棋子。    朱棣也认为自己赚了。    那么到底谁亏了?    “我的好四叔,你真是太好了!”    望着朱棣离开的背影,朱允熥险些哭出声来了。    心说我这边刚准备开公司组建创业团队,您直接送我一位全能型高端人才。    简直是精准扶贫送温暖,太赞了!    “殿下,都收拾好了。”    马和洪亮的声音惊醒了朱允熥。    他走路形如虎步,加上那高大威猛的身躯。    与别的太监小碎步比起来,太爷们了!    就这么一小会儿,桌案上已摆放得整整齐齐。    “嗯,你们都过来。”    朱允熥一撩袍子,坐回椅子上,看向二人。    招揽人才第一步,谈话交心。    朱允熥说道:“四叔将你们留下侍奉我,想必你们都是聪明人。”    马和和方才垂首站立,两人一高一矮,一个阳刚,一个阴柔,形成了鲜明对比。    “马和,你可曾有过怨恨?”朱允熥冷不丁地问道。    怨恨?    什么路子?    马和略一迟疑,果断地回答:“殿下,奴婢从来没有怨恨过谁。”    “怎么会没有一点怨恨呢?十年前你家族战败被俘,按照旧例你被阉割为奴,有点怨恨也是人之常情。”    朱允熥悠悠说道,表情莫名神秘。    十年前......    马和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青春岁月。    那时候,他出生在云南的大家族中。    幼时经常与兄妹、伙伴们到滇池看渔家打鱼,造船、运石运粮。    那时候,他喜欢三件事:读书习武、听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