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第2/3页)
流入他州,导致YQ范围扩大又该如何?其它诸州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 “治理国家又不是和泥过家家,如果都像你这般柔软心肠,我大唐怕是早就亡国了!”丁茂筷子一摔,声音恼怒,“妇人之仁!” “不要吵了。”李勋恼火,低喝出声:“这些问题还轮不到你们瞎cao心!” “今日六部会司已经研讨出了方案。”李勋突然感觉口中酒水有些苦涩,“明日,父皇的圣旨便会八百里加急传至地方。 “圣旨的旨意是封闭毗邻泽州所有州县的城门,只留出向北的一个豁口。” “那里,有柳州腾出的一座县城。”李勋放下酒杯,“所有灾民全部圈进那里,避免流入其他州县。” “荒唐!”有人不可置信,“那些尚还未染瘟疫的人该怎么办?这不是同他们将猛兽放在一个笼子里吗?” “这个政令一出,民心不稳啊!” “泽州境内几十万百姓,这得死去多少?” “我爹的脑袋里想的什么?不可理喻!” “我就知道你爹不是啥好鸟,这个馊主意怕是用屁股想出来的。” “你爹就好?去年江南一带的水灾,你家老头子也没少捞钱吧?” “放你大爷的屁股,你再胡说,我就撕烂你的嘴。” 一时间,议论声纷纷,各种高官丑闻被爆出,污言秽语满天飞。 这些公子哥们身旁伴坐的女伴们都是惊恐的连忙跪伏在地上,身子瑟瑟发抖,此刻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 江户听着耳边外界难得一觅的秘辛,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这群纨绔就不怕隔墙有耳吗? 坐在江户身后的纪灵芝也是瞬间目瞪口呆,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燕王府邸,后院一处亭台。 瓢泼大雨打在亭台的砖瓦上,砸出阵阵犹若编钟的脆音。 听着嘈杂的雨声,站在亭下的李勋狭长眉下露出思索的神色,久久无语。 “你是说,有人动用了军方的破城弩?”李勋轻揉眉心,扭头望向亭子角落半跪在地上的一名密谍,声音中带着点不可思议。 “是。”密谍语速极快,“就在朱雀大街。” 密谍说完后,沉默了一会,继续道:“剑魔黄乞儿现身,杀死了十几名各处暗谍。 “但是这些暗谍都在我们的监控范围内,所以可以断定,真正的暗杀者另有其人。” “有意思。”李勋嘴角翘起一个并不如何明显的弧度,“通知裴宿,就说江户已经知道了黄乞儿到了长安。” “是。” ………… 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沿着长安中轴线的朱雀大街直行,穿过守备森严的朱雀门,便是进入了皇城。 长安城百官的行政衙门以及官署,均座落在皇城。 皇城和宫城隔了一座承天门。 穿过承天门,便入了宫城,进了皇帝的居所。 此刻,长安宫城太极宫,太极殿。 无数点缀着夜明珠的金砂吊台悬在太极殿的穹顶,每个吊台上,都有着不多不少九只红蜡燃烧着,将太极殿照的宛若白昼。 红蜡的烛火,照亮了殿内支撑穹顶的盘龙金柱,也照亮了皇帝此刻晦暗的眼神。 往日里空旷的殿内,今日为了迎接西夏的迎亲使团,特意左右横列摆了两排檀木酒案。 酒案后,此刻跪坐着几十名长安城内的高级官员。 右列为首的酒案后,刚刚经历了一场刺杀的拓跋叶神色平静淡然的坐着,用余光悄悄打量着这个大唐的皇帝。 这个天下最强帝国的统治者,唐帝李淳。 李淳穿着黄袍的身子轻轻靠在龙椅上,不大的眼睛扫视着殿内所有低垂着头颅的大臣们,脸色平静不见喜怒。 殿内很静,只听得到李淳手指轻敲椅子扶手的声音。 李淳脸虽平静,但场中的所有大臣都从他轻轻敲击扶手的频率中,感知到了这位帝王的怒火。 沉默许久之后,李淳开口了:“让霍联上殿来见朕。” 负责拱卫宫城安全的,是拥有一万兵员的铁甲禁卫军。 长安城极大,常住人口加上流动的商队和驻军,人数常居在百万左右,这单靠京府尹手下千百号捕快维持日常治安是全然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