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交际线,我或梦游_2.消费者黄鹂与蜗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消费者黄鹂与蜗牛 (第2/2页)

采访,教练为什么让他用这种劣质的护具,没有钱买护具可以把空余的自行车租出去领租金。教练说他只有一架自行车,从共享单车回收计划高价购入的。

    反正经过数以万计的摔倒,小沃算是与自行车合为一体了。短短16天,自行车便在他手中随意cao控着,想去哪去哪。

    后来上马路了,刚好加速踩时链子掉了,怎么踩也是空转,然后被后面的货车给撞飞了。

    货车司机负主要责任,同时听到小沃的经历后主动出钱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自行车。

    小沃很开心,但还是希望司机帮忙把自行车寄到西班牙那里,司机很纳闷,但还是同意了。

    自行车算是学完了,学出了一身伤(大部分伤是最后一天弄的),接下来学学跑步。

    这个学得比较慢,毕竟技巧性较低,更多的是持之以恒的训练。

    小沃每天环绕着街区跑个十来圈,每次回到家都汗流浃背,让父母以为他又去游泳了。

    只是练跑得多可不行,还要学会跑得快。像骑士冲锋那么快。

    懂了,骑士冲锋!他拿了一根木棍,学着骑士有模有样地在秋天金黄的田野奔跑着,小麦早已收割完,留下麦秆层层,踩在上面就像踩在塑胶跑道上一样,弹性十足又轻软。累了就躺在麦杆堆上,喝些水,吃点面包;力气恢复了就继续训练。

    怎么个训练法呢当然是对准一个目标加速冲去,就像快马加鞭握着长枪刺向对面骑士的胸口一样,刺向麦田里那个水泥制成的风车啦!不过水泥之于木棍,无异于以卵击石。就撞一下,木棍就折了。

    每撞一次,木棍便换一根。

    有一天,他把风车捅了个洞。

    然后就结束了所有的训练,接下来便是向梦想奔去。

    父母亲切地问小沃:“你苦练铁人三项,是为了拿世界冠军吗?”

    小沃不说话,合上门向东跑去,正直深夜,怎么能让让一个七岁的孩子独自外出。

    可是当父母下了楼梯,却发现街道上空无一人。环顾四周,没看着小沃。问路人,路人说有一个什么黑色的东西,越飞越快,一直加速,就跑远了。

    的确,小沃出行时穿的是黑衣。父母有些着急,联系了当地的警察,因为那时还没有监控,警察只能根据一路上目击者提供的线索来追踪。

    追到了第二天白天,最后追踪到的是海边。

    可是,这个海连着的,是大西洋。

    铁人三项,正式开始!

    小沃一鼓作气,超越了所有选手,用时六年率先完成了个人游泳向东穿越大西洋!率先到达西班牙的自行车起点!

    他领回司机送的自行车,拼了命地蹬,咬着牙蹬。紧握着握把向东飞驰,不知不觉又过了三年。此时他已将所有竞争者远远地甩在身后。

    接下来,到了尼泊尔,他锁好车,甩一甩发麻的双手,深呼吸。然后沿着珠峰南坡爬了上去。

    翻过珠峰后,马上又一路冲下来。他想起自己一次次以木棍为骑枪,以双腿为驰马,朝着东方冲去。虽然他看不到终点,但他仍然朝着心中的风车冲去。

    最后,冲刺到了遥远的柯区,到了偏僻的北郊,到了一所新教学校的大门口,然后突破栅栏门的阻碍,以全力跑完最后一百米。这一年半的风雨,早已抛之脑后,这点艰难险阻根本不算什么!

    终于,他成功了。

    他气喘吁吁地跑进了考场,手里紧握着修好的木铅笔,累得上气不喘下气仍坚持冲进来,还趴在了铁制冰凉的讲台边,一个字一个字向监考老师问好……

    “老师,我……大巴……西……那边赶来,抱歉。”

    十年半的奔波,最后的成就,终于在此见证!

    我都替他感到开心,他的父母一定没有想到,他十年半日夜奔波的目标,便是柯锰一中东校区的分班考!没有人理解蜗牛提前爬上架,只有蜗牛自己知道,十多年后的目标,就在脚下!

    舍友蒙圈地看着我,一动不动。有位发问道:“所以,他进考场时说了什么,从巴西那跑过来?”

    另一位回答道:“我记得是说坐大巴从西郊那边赶来。”

    我们都是黄鹂鸟……都不知道他大老远从巴西那边跑过来有多辛苦,还一个劲地嘲笑别人来得太慢……来得晚是相对于起点来说的,而并非因为“蜗牛”的慢。我们住在校园附近,一起来走几步路就到校门口的黄鹂,不配说他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