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路径三山村 (第1/2页)
“虎鱼老师,我们走了这么久,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啊?”绍文问道。 自从胡一带着绍文从家里出发,他们已经走了三天的路程了,毕竟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还是会有点不习惯,所以现在绍文已经累得不行了。 这是绍文第五次问这个问题了,胡一有一点不耐烦了:“说了多少次了,我们要去术传学校,还有,我叫胡一,不叫虎鱼。” “哦。” 没话了,两个人一声不吭,走了一段路。 等了一会,绍文还是耐不这寂寞,找胡一说话:“虎鱼老师,我们走了这么久,还有多少路啊。” 胡一想了想,答道:“差不多还有一天吧。” “哦。” 两个人仍旧一声不吭地向前走。过了一会儿,胡一也觉得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看绍文的样子,是一个让他好好休息了。于是胡一拿出地图看了看,前面有一个小村庄,这正好可以用来修整一下。 于是,胡一转过头面向一旁耷拉着脑袋的绍文说道:“嘿,小伙子,你累不累啊?” 绍文听到这句话瞥了胡一一眼:“是我太精神了还是你眼睛长毛了,你看不出我很累啊?” 胡一尴尬地挠了挠头,笑了笑:“看样子,这孩子确实挺累的。”胡一仍旧咽了口唾沫“前面有一个叫做三山的村子,我突然想到要买什么东西,我们去那里看一看,休息一下,怎么样?” 胡一说道,当他转过头去看绍文,他发现绍文不见了,再看了看,绍文已经跑到前面去了,还向他招了招手:“在那杵着干嘛,快啊!” 胡一给绍文搞得一愣一愣的,忙向前走去。 差不多走了十分钟,胡一和绍文来到了三山村的村口,这个村子的名字和它的地形牢牢挂钩。 在地理上,村子的北边,南边和西北边各有一座大山,由此得名三山村,而这独特的地理环境让这个村子成为各地来往的枢纽,可也是因为这个地形,这个村子的发展也频频受限,所以村子的装潢还算过得去,但并不发达。 绍文还没学到这些知识,所以不知道其中的内涵:“这就是三山村吗?看起来不怎么样嘛。” 胡一拍了一下绍文的头:“你个小屁孩懂什么,这叫精致古朴。” “好,您说得对,这是古朴,我们什么时候吃饭啊?”绍文说道。 胡一看出来绍文的小心思:“好好好,我们这就进去,这个村子有一家阳春面很不错,我们就吃那个吧。” 绍文可顾不上吃什么,就随便搭理了一下。 不久,两人便来到了面店门口。这店面不大,大概可以坐下十二个人,放着四张木桌,门店和厨房仅一布之隔,厨师做面的过程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过没人能如这家面店的老板那般将阳春面做得那么好吃。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家面店一直是那么人声鼎沸,再加上现在是饭点,所以人就更多了,所以要好一会才能吃到面。 胡一点了两碗阳春面,而绍文可不想等,看到对面有一家包子店人比较少,所以还没等面上来就跑到对面买包子去了。 很快,他便手上拿着一袋包子,嘴上衔着一个包子向对面走去,而这时绍文的余光看到了旁边的巷子里蹲着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男孩。 绍文在路中间站立,他的好奇心上来了,他看了看胡一所在的店,人很多,估计一时半会儿面上不了,又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所在的地方,没有人在那里,所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绍文向小男孩的位置走去。 绍文走近,他看见那个小男孩穿的衣服很破,头发看起来很乱,全身都很脏,像是一个乞讨的孩子。 再走近,那个男孩看到了绍文立刻警觉了起来。应该是被人欺负多了,所以对靠近他的人都存在敌意。 这样的举动让绍文想起了自己的过去,虽然自己的生活不算差,但是自己由于家庭的因素在学校里也受尽了欺负和白眼,回想自己的种种过往,绍文忍不住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同情。 绍文隐隐约约听到了这个孩子肚子在咕噜咕噜地叫,大概知道要干什么了。于是,他问道:“你肚子饿了吧?” 那个孩子并没有回答,绍文看得出来他有敌意,他也不说什么了,看了他一眼,当着他的面将自己手中的包子放下了:“这个是我刚买的包子,饿了就吃。” 这个孩子听了这句话后出现了瞳孔地震,看向绍文,而这时胡一也叫绍文去吃面了,绍文应了一声,准备要走了。 临走前,他再一次望向这个孩子:“我不知道你经历过什么,但是请加油吧,未来还是美好的。”绍文笑了笑,“说起来,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能告诉我吗?” 这个孩子只是愣愣地看着他,什么也没说。绍文知道了,向后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