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开源瓶与玉胶象 (第2/2页)
鳞洞天的灵图幻境,洞天内的天地景致如何,他其实早就亲眼目睹。 不过封印在洞天内的先天至道,被禁制笼罩,方独树无法通过幻境窥视至道真容,如今封印即将打开,方独树心头的好奇心也越发强烈。 “那部至道究竟是什么?” 方独树这么想着,鱼影已经膨胀到几十丈的体格,他自顾说道:“应该可以了!” 他站起身,驱使鲲鳞打入鱼影,只见鱼背显露一道气雾漩涡,他当即御起两仪莲,凌空遁入漩涡之中。 等他身影消失在漩涡里,鱼影也晃动起硕大鱼躯,闷头扎入水面,彻底藏匿了行迹。 同一时间,方独树在一片漆黑如墨的水底现身出来。 他骤一进入黑水环境,瞬间联想到昔年的扶摇塔仙鲲池。 那仙鲲池的池水与他此刻接触的黑水一模一样,水中含有强绝重力,不过他持有的鲲鳞已经被触发应急反应,在他身外旋转飞行,凝结一层黑色光圈,阻止了黑水近身,让他可以从容探索水下环境。 他并没有立刻浮出水面,而是在水底穿行起来。 当年他垂钓重荷鱼时,曾经手持鲲鳞跳入仙鲲池避难,鲲鳞受到牵引,把他引向了种植于池底的人面莲蓬。 他也依稀记得,人面莲蓬所封印的鲲鳞地图共有两幅,其中一幅是南无上佛最初开启洞天的幻境。 在那幅幻境内,南无上佛首先在洞天的一座灵峰上摘取了先天至道‘普渡轮’,又在灵峰天池里发现了天地灵根‘曼殊菊花’,那株菊花同样是种植在黑水之底,生长环境与人面莲蓬没有什么不同。 这让方独树心里有了一个大胆推测,他眼下所处的黑水里边,应该也有一株天地灵根。 他决意把这株灵根找出来。 不过洞天被封印了这么多年,如果天地灵根仍旧存活于世,恐怕已经像人面莲蓬那样修成化形老妖。 方独树需要有所防备,他先把霹雳剑体取出,挡在身前,又把太极莲托在掌上,然后脚踩两仪莲,在黑水里仔仔细细摸索起来。
他拥有鲲鳞保护,可以在黑水里任意穿梭。 这一方黑水的面积也不大,估摸只有十余里方圆,较之仙鲲池远远不如,他很快就在水底转了一圈,结果没有发现任何通灵水草或者水花。 他翻遍整片水底,仅仅在污泥里边发现一株焦黑形态的烂根。 这株烂根像是被火烧过似的,但在黑水内怎么可能着火? 方独树围着烂根端量许久,猜道:“难道这株烂根就是天地灵根?它是不是在水底渡劫时遭遇不测,被雷劫给生生劈死了?” 这烂根的倒霉模样像极了遭雷劈,方独树暗叫一声可惜,来晚了一步,没有遇上活着的灵根。 不过这种伴生在洞天的通灵药草,即使死了也有药效。 方独树就动手把烂根给挖了出来。 等他把烂根拿到黑色光圈内,清洗了烂根表层的黑渍后,一截直径尺许的白玉灵木,随即显露了真容。 这截玉木生前应该是一棵玉树,与月华树颇为相像,肯定不是凡物,遗憾陨落已久,价值大打折扣,方独树就没什么欢喜,随手丢进了储物袋。 水底之行也到此结束。 他踏脚一蹬,上浮了出去。 等他从水面探出头来,发现半空盘踞了一团黑云,盖子一样罩在水面上方,也遮蔽了水外环境。 再看黑云之中,悬浮一座细颈长瓶,通体透明形态,仿若无相无色,但它内部装有露水,瓶壁渗落水滴下来,掉入露水后,会形成轻微的水波荡动,另外它盘踞在如同墨汁的云团内,导致它的瓶状外形,轻易就暴露了出来。 方独树甄别一看,发现黑云是一道禁制,把长瓶封印在了水面上方,这种封印方式与昔年南无上佛摘取的‘普渡金轮’别无二致。 这也说明长瓶来自不凡,极可能就是演化洞天的先天至道。 为了进一步求证,方独树立即点向眉心,开启了他的观真法目。 他仅仅观读了一眼,脸上顿时露出喜意。 在他法目探照之下,瓶身先行浮现了了一行行的水滴波纹,等这些波纹被法目驱散后,真正的瓶文才显露踪迹。 这与他当年观读大翅经文时的情形一样,大翅经文是被一团风纹遮蔽,如果天赋不够,就驱散不了风纹,瞧不穿翅文真容。 既然瓶文与翅文是同一级别,那两者神通也应该是不相上下。 “此瓶必定是先天至道无疑了!” 方独树摘瓶迫切,仅仅在瓶上读出‘开源’两字瓶名,就赶紧抛出了鲲鳞。 当年南无上佛摘取普渡轮,就是使用鲲鳞打破的封印,方独树照葫芦画瓢,等他把鲲鳞打入黑云内,云团瞬时一坠,全部缩入水面。 开源瓶也跟着从半空掉落,被方独树一把抓在手里。 随着黑云消隐,环境也豁然开朗。 蓝天白云高挂于顶。 方独树环顾四望,见自己正漂浮在一座峰顶天池内,这座山峰一览众山小,池外群山起伏,却没有任何遮挡物。 这里天高云阔,风景甚美,方独树却无心领略大好景观,他纵身从天池里跳出来,只想抱着开源瓶好好研究。 结果等他来到池边,刚刚清扫了一块岩石,准备坐上去时,只听一声象鸣传入耳中。 他顺着动静望过去,发现一头半膝高的白玉小象,‘呼!’的一下,十分敏捷的从山间蹿上来。 方独树目光一亮,发现这小象体格非凡,宛如琥珀凝结,浑身晶莹剔透,质地与水底烂根有那么一丝相像。 小象本想跳入天池,猛然瞧见方独树站在池边,它顿时一怔,眼睛瞪的溜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它抬头望了望天,又垂头望了望池面,忽然像是想到什么可怕的事,甩鼻嘶鸣一声,闷头扎入池面,就此不见了踪影。 方独树正在好奇,这小象为什么不惧怕天池的黑水重力,耳廓随即又一动,再次听见山腰处传来了响动。 这一次是人声在呼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