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起1998_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聘 (第2/2页)

面,甚至两人还要去其他地方旅游。

    公司马上就要忙起来,今年就不回去了吧,回去也是在家里吃几顿。

    9月21日,星期四,杨舒力在顺和苑未生图书工作坊办公室开始招聘面试。

    办公室门口没有做公司铭牌,只在门口贴了一张“未生图书工作坊”纸牌。

    杨舒力在自己办公室进行面试,张有路在门口接待,面试人员在客厅等待,一个一个进入老板办公室面试。

    其实,上午面试5人,下午面试3人,基本不用等待。

    “我们要求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

    为什么?编辑要做的很多是管理工作,对作者和兼职人员的管理。

    “我们公司只做8年,2008年关门,这点你必须考虑清楚。”

    为什么?因为08年后就不太好做了。这是我的理由,信不信由你。

    照聘启事里提到的报酬是底薪2千元,加上奖金。这个报酬在图书业内,尤其是二渠道,应该算第一梯队了。

    图书行业相关照聘杨舒力也看过,底薪一般是1000元、1200元、1500元这几档,1500元都已经很稀少了。

    这个报酬能够吸引人才市场上素质较高的人,他们把未生图书工作坊看作是一个新锐公司,事实上,见到老板杨舒力的那一刻,的确是有些惊诧的。

    他们进来后见到坐在桌子后面的杨舒力,都东张西望,以为还有其他人。

    没有,四周空荡荡的,只有一张电脑桌,加一个文件柜,是张有路到二手市场买回来的。

    甚至有个面试人员进来后问道:面试的还没到吗?他把杨舒力当普通工作人员了。

    得知只有杨舒力一个人面试后,脸上都露出奇怪的表情,不过,杨舒力一开口,就进入正题了。

    进入正式面试阶段,他们就会发现这个毛头子不容觑,句句直戳要害,“这份工作不能发财,只能发工资,伱觉得够吗?”“你离开上一家公司是因为什么原因?”

    除了一些招聘时的“正经”问题,还不时插入一些看似闲聊的问题,比如对某个历史事件怎么看,对某个人物怎么看,对某个国际关系怎么看,等等。

    如果和媒体及课本上得差不多,而不是自己独立思考,那就跳坑了。

    人品、世界观,才是杨舒力真正注重的地方。

    人品当然是个人感觉了,杨舒力识饶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对方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笑容,一丝迟疑,都会被他捕捉到。

    杨舒力一边询问,一边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面试人员的表情开始变得凝重,回答也很认真。

    虽然杨舒力事先介绍过,自己是图书工作坊的经理,但面试结束后,对方站起来,显得有点犹豫,只有两人喊了“杨总”,其余的点下头就转身出去了。

    连续两招聘,一共见了14人。

    每个面试人员离开时,张有路会送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30元现金,作为面试者的车马费。

    在这14人中挑出4人,1个主管,3个编辑。

    两人经过商量,确定了4个人选,两男两女。

    星期六晚上,张有路给4个人分别打电话,让他们9月25日到顺和苑未生图书工作坊上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