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一个项目 (第1/2页)
第196章第一个项目 “来,来,放这里。” “放里面一点……再往里面一点,好了。” 张有路指挥着两个人把保险柜放到文件柜的下方。 星期两人又往办公室添了些物件,明正式开工。 保险柜的重量是40公斤,放在文件柜下方,再锁上文件柜,安全性比较高。 保险柜用来放一些重要资料以及现金,但不会把全部现金放里面,杨舒力住处也会放一些,虽然那里没有保险柜,但区环境相对安全。 办公室用的座机已经联系,过两来安装。 这套房是三室一厅,客厅是主要办公场所,还有三间房,杨舒力和张有路在主卧,还有1个次卧也摆放了几张桌子和椅子,供兼职使用。 还剩一间次卧,暂时空着。 9月25日,星期一,未生图书工作坊招聘的4名员工正式上班,加上杨舒力、张有路一共6人,大家一起开会。 4名招聘员工最年轻的24岁,女编辑董禾珊,最大的27岁,主管祁燕燕。 这是杨舒力的选择,招聘时的年龄限制在24岁至30岁。 还有两名男编辑,都是25、6岁,其中一个结了婚,一个有女朋友,婚恋状态也是杨舒力招聘时比较注意的点,他希望人员稳定。 刚毕业的大学生没在考虑之列,要接受至少两年社会的捶打,才明白这份工作的价值。 杨舒力开始讲话前,几个人脸上都带着审慎的表情,如果不是面试时他的一些话显得有见识,恐怕今人数不一定能到齐。 招来的几位对图书行业多少有一点了解,知道这个行业赚不了大钱,尤其是编辑,优点是工作环境不错,不像其他一些高薪工作那样吃苦头和压力大。 而且互联网的势头越来越猛,有舆论图书行业要面临断崖式下跌,这么个子,他能玩出什么花来? 杨舒力先让大家作了个自我介绍,讲了一下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时间集中精力做事,不加班,双休日和国家节假日都照常放。 “大家还年轻,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事业上。”杨舒力道。 几位员工听了这话,面面相觑,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以为这位年轻老板错了。 “今我们正式开始工作,做第一个项目,日历。”杨舒力道。 话一出口,大家脸上都露出惊异的表情,就连张有路也一样。 “2001年的日历,马上要到10月份,时间稍微有点紧,但还是来得及。”杨舒力道。 问题是日历这个东西,能赚钱吗? 无论是挂历还是台历,早已是饱和状态,市面上卖得最好的是那种印着黄道吉日,今宜做什么,明忌什么的方块日历,一块多钱一本。 还有那种一年12个月,一共12张的挂历,每年年底许多单位自己印制,送给客户,比如银孝保险公司,客户拿到手也不爱惜,用来包东西啥的。 大家看着杨舒力,表情都有点凝重。 “要是这个老板这么不靠谱,下午就走人。”会不会是这样想的? 杨舒力也不管他们怎么想的,继续道:“我们先做三种日历,第一本,《学生唐诗日历》。” 话完,杨舒力做了个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