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一年 (第1/2页)
第十二章:一年 在大秦霓凰县最终落地后,一系列安排随之进行,先是确定了霓凰县的人口土地,竟是大秦普通县城的两倍有余。 不少人在最终登记后,选择迁往最近的郡城定居,也有不少富贵门庭直接搬去了国都长安。 相比于这些世俗王朝的安排,山上事则是丰富的多。 在原先西边的诸多大山,本就是灵气极为浓郁的山头,大秦王朝公开拍卖,对于霓凰县本地人则是优惠力度极其丰厚。 一时间山上人争相购买山头,都怕慢人一步,那些灵气浓郁的山头让人抢先了去。 …… 李老先生的离去,让王仲秋沉沦了好些天。 不过终究还是不能自弃,王仲秋记得自己曾跟李老先生一段话,那是极早的一段光景了。 王仲秋向老先生询问:“先生,您觉得天底下第一等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先生回答他说是,“读万卷书。” 王仲秋恰恰也是觉得是这样,便十分用力的点了头,连连说道:“我要读遍圣贤书,做圣贤人。” 老夫子笑哈哈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只读万卷书可不行,还要行万里路。 要看遍天下的风光,要会做人,要将书上的道理,变成自己的道理。” 时至今日,王仲秋仍然记得。 留老夫子留给他的东西,只有一本书籍,跟一封信,以及一柄玉簪。 那本书上却无任何字迹,王仲秋从头翻阅道书尾都没瞧见一个,便是只好先放置了起来。于是拆开那封信,信上交代道,这玉簪是留给他的一件须弥物。 原来,这天地间有诸多法宝,这须弥物如其名,其法宝内有诸多空间,可用来储存修仙者的一些物品。 在书信的后面,交代了王仲秋,只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看了解一些东西。 信上还交代了他父母尚有残魂在世间,等他有足够的实力,约莫就能见到。 除此之外,书信内李老先生还说自己做圣人得来的那些古铜币,以王仲秋的身份已经向大秦朝廷兑换了一些山头,让他有时间去工部登记即可。 想到老先生为自己做了这么多,王仲秋攥紧了拳头,暗下狠心,势要成为圣贤。 便是在家重拾了圣贤书,日日拜读。 …… 话分两头,在霓凰城正式成为大秦霓凰县之后,飞凤山飞凤阁便已改名。 在大秦的支持下,这里的道门也迅速建立,大秦最先运送来一批孩童,大部分成了吴道人的不记名弟子,五个人成了记名弟子,而陆小则是唯一的亲传弟子,成了这批弟子中的师兄。 飞凤山更名为凤来山,道观名为重阳。 众多弟子在吴有道的指导下修习,陆小果然是天资聪慧,一时间成为了新弟子之最,一手符箓道门,不可为不进步迅速。 而诸多弟子,修习之期便为大秦完成一些山上任务,以此也算是砥砺修行。 吴有道暂时成为了大秦在霓凰县的山上话事人,诸多仙门欲在霓凰县西部安家,也得先拜过吴有道,一时间道门香火不断,人来人往。 如此一年之久,王仲秋十六岁了。 他合上那本先贤书籍。关于那本无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