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_第二百六十章 成都议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章 成都议事 (第2/2页)

,日常鄙视一下廖立。

    总之吧,按照刘备的“指示精神”,诸葛亮给张溪写了一封信,是关于如何通过庞家跟襄阳城内的世家建立联系,最好寻求让蒯家代理襄阳纸张推广的事情。

    这事儿吧,诸葛亮相信蒯家是不会拒绝的。

    第一,这是巩固蒯家在荆州地位的好事儿,蒯家哪怕是在曹cao的地盘,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家族利益。

    第二,就算蒯家拒绝,南郡方面也会有办法让纸张这个东西流入襄阳,而如果让南郡方面来cao控这个事情,襄阳城内的世家就会很被动。

    第三,纸张这个东西,不是军事物资,而且曹cao也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东西的好处和坏处,与其交给刘备集团的人肆意走私,还不如找个人管理起来。

    所以,诸葛亮相信,蒯家能说服曹cao,让他们来代理这个纸张的发行。

    至于为什么不是蔡家.自从蔡瑁被曹cao咔嚓了以后,蔡家现在的主事人,在曹cao心里还有地位么?!

    而一旦襄阳方面接受了这个纸张,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往小了说,诸葛亮可以借机安插细作间谍,往大了说,将来刘备集团攻打过来的时候,你蒯家还会拼死绑在曹cao的船上么?!

    曹cao可没有纸张提供给伱,也不能让你确立在襄阳世家中的地位。

    这年头的世家,在心里排在第一位的从来不会是什么国家和主君,只能是自己的家族利益。

    这就是诸葛亮和庞统,法正商量出来的计策,不仅在荆州方面打算这么做,就是汉中,关中,甚至是中原腹地,三个人都在谋划布局中。

    至于江东哪天东吴那边再来使臣的时候,让他带一沓纸张回去,不愁没人求上门来。

    毕竟,现在两家到底是盟友。

    现在的成都城内,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人的分工是相当的明确的。

    诸葛亮负责政务,包括农业,法度,官府运营方面。

    庞统负责军中士卒的cao练,粮饷筹备划拨,军械督造。

    法正则负责跟随在刘备身边,帮助刘备制定战略规划,收集敌方,尤其是汉中地区的情报,并且加以分析,提供刘备参考。

    真说不上谁更重要,或者刘备更信任谁。

    遇到政务问题,刘备会问诸葛亮,遇到军队问题,刘备会问庞统,遇到敌人动向问题,刘备会问法正。

    但现在四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时候打汉中。

    其实吧,今年年初的时候,法正就劝过刘备,趁着曹cao在淮南用兵,关中守备力量空虚的时候,直接进攻汉中。

    但诸葛亮和庞统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诸葛亮的反对意见是,现在益州还没有彻底安定,前段时间夏侯渊进入巴西郡,掠夺了不少的人口,同时也让有些世家觉得刘备可能不行了,有些蠢蠢欲动,成都城周边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不少的山贼盗匪。

    再加上,去年下半年刚刚推广纸张,有些世家得益,有些世家则遭到了打击,利益损失相当严重这时候如果刘备出兵汉中,恐怕成都附近立刻就会有人勾结山贼造反。

    不如先稳定一下,过个一两年,把一些怀有二心的世家解决掉,成都周围的山贼也剿灭掉,再考虑进攻汉中的事儿。

    而庞统嘛,则是从军事角度出发,也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第一,关中的曹军守备力量确实空虚,但夏侯渊还在汉中没走,这个人呆在汉中,说明他对刘备还是充满了戒心,并没有放松防备,这时候出兵,搞不好就是一场苦战。

    第二,庞统对孙权和曹cao的淮南之战的不看好。

    庞统总结了一下历次淮南的战斗,发现孙权和曹cao在淮南地区,很难打上三个月,往往就是僵持了一会儿后,快速的结束战斗。

    所以指望孙权拖住曹cao的兵力是不可能的,这次两军在淮南对峙,估计很快就会结束,而那个时候,如果刘备出兵汉中,曹cao可能就直接率领大军来援了。

    而事实也证明,到了二月份,孙权就遣使向曹cao“请降”,然后曹cao接受了孙权的低姿态后,就退兵了。

    消息是在三月份的时候传到成都的,刘备顿时庆幸,自己没有做出兵准备。

    就这样,刘备暂时息了进军汉中的心思。

    但,谁都知道,这个汉中,刘备是必须要拿下来的,不拿下汉中,刘备就没法再益州安稳。

    所以,刘备还是在等,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出兵汉中的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