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六章 十甲子限,再次聚会 (第3/5页)
就发现才对。 庄道友能够在青玄域这个地方成就法体双修之道,得到二阶炼体成就,若是没有特别优秀的炼体天赋,又如何可能呢! 孟周知道他缘何会有这样的感慨。 因为他分享给阚越的这些“心得感悟”,不仅点明了这三门绝学实乃一门的论断,同时,还给出了有力的证据。 甚至,连如何将三绝手重新合“三”为“一”的思路,他也给出了个大致的方向,以及最初几步的具体方法。 虽然,他还是藏拙了,没有直接将完美版的最终答案端出来,但这也真的没差多少。 以阚越在先天三绝手上浸yin数十年的造诣,顺着这条路摸索下去,必然能够自己抵达终点。 而且,这种不给答案,只点明一个方向和思路的做法,对阚越本人而言,也是最好的。 在这不断摸索印证的过程中,他在先天三绝手上数十年的积累将被尽数化作养分,其潜能将被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如此,这种半引导、半启发的方式,能让阚越在此事上得到最大的收获。 顺带着,也让孟周自己显得不是那么“刺眼”。 不过,他现在的形象,在阚越眼中,已经非常晃眼了。 阚越对孟周郑重拱手道:“庄道友,多谢!” 孟周笑道:“要谢你就谢你自己,这一切的源头是你。若非你慷慨赠予,我也不会收获这样的感悟。” 阚越郑重的点了点头,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阚越小心收起玉简,却谈起了另一个话题,也是他这次将孟周单独叫来询问的真正目的。 “庄道友,这些日子我接触了不少道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年才举办一次的交流会,不仅次数太少,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模式也有不妥。 以至于不少道友在这次为期五天的交流会中空手而归,一无所获。 更多的,虽也有些收获,可距离他们所期望的结果却有很大的差距!” 孟周看向阚越,好奇道:“你这是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阚越嘿嘿笑了两声,才道:“也不算什么新想法,就是想将金鼎域的一些经验搬过来。” “什么经验?”孟周还真被阚越这话勾起了兴趣。 而随着阚越的讲述,孟周也渐渐明白过来。 阚越想要做的,同样是交流会,而且,频率会比碧血原与三川塬一年才举行一次的交流会高很多,每个季度举行一次。 但这并不是重点。 这个交流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参与者必须全部蒙面。 且所有交易的物品,都不问来路,也不管去处。 从双方达成交易的那一刻,便钱货两讫,各不相干。 这个规则很简单,一听就懂,孟周却是越琢磨,越觉其中有许多值得玩味之处。 因为这些规则是针对刚才阚越阐述的那些现象而做出的,这说明,有不少在前些天的交流会上空手而过、或者收获寥寥的筑基修士,不是不想交易,而是心有顾忌。 什么交易,是那种在公开场合不方便进行,但在大家谁都不知道谁是谁的情况下就方便了? 要么人敏感,要么物品敏感,要么人和物品都敏感。 而按照阚越做的“市场调查”,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 这还不有趣么? 孟周听着阚越的阐述,最后道: “阚道友,真的没想到,你这不声不响间又折腾出这么大的事。 不过,这件事要真按照你的设想来做,没有强大的后盾镇场,很难做成吧?” 事实上,很难做成都是轻的。 要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把命搭进去都是有可能的。 阚越看向孟周,一副“你小看我了吧,我会是那么莽撞的人吗?”的表情。 他对孟周道:“我有了这个想法后,第一时间就上报给了潘会长。” “啊,你直接上报给潘会长?”孟周惊讶道。 阚越点头道:“身为三川会的一份子,想到这种点子,我当然会第一时间分享给组织。 难道还要不知死活,一个人出来单干不成?” 看着一脸正气、就差没再脑门上贴个“铁杆忠臣”标签的阚越,孟周呆了呆,才竖起大拇指真心夸赞道: “你厉害,是我小看你了!” 而后才问:“然后呢?” 阚越笑道: “潘会长听了我的建议,却起身亲自给我冲泡了一壶灵茶。 他一边为我斟茶,一边感慨说,这么多年,他终于等到一个知心知意的同伴。” 孟周先是感觉很惊讶,有些不可思议,仔细一想,似乎,好像,也真的可以理解。 潘会长乃是三川会的缔造者,绝对的核心,一言九鼎。 如李知事这些直系下属对他敬服有加也就罢了,就连和他作对的戴守礼这些人,对他的能力手段也都是高度认可的。 这赋予了他对三川会的绝对掌控力,可与此同时,他也没了“同伴”,只有“下属”。 他们可以极好的执行他的命令,但却不可能为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